深港澳協同創新論壇舉辦

三地共話科創協同發展

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4月29日    版次:A07

深港澳協同創新論壇現場。記者童越 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童越報道:2023光明科學城論壇9場平行論壇之一,也是唯一由深港澳三方共同舉辦的論壇——深港澳協同創新論壇昨日舉辦,論壇以「科創灣區聯動 深港澳同發展」為主題,探討大灣區科創協同發展。

學者籲深港共建大科學裝置

在主旨演講環節,香港理工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滕錦光教授表示,目前較成功的18家帶有香港基因的科創公司,其中13家是與內地合辦的。他表示,這主要是受制於香港科創要素不足,他分析香港科創產業要素時表示,香港目前最缺的是土地、產業鏈和市場,因此需要與大灣區城市對接,而最靠近香港的深圳是首選。為推動粵港科技創新協同發展,滕錦光建議設立大灣區研究資助基金,由大灣區11個城市共同出資、共同使用,支持大灣區研發平台建設和研發項目;設立一批大灣區實驗室;共建大科學裝置;設立短期教師交換機制,增加學生交流交換機會。

當天論壇舉辦的校長沙龍上,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郭毅可表示,上海大科學裝置比比皆是,與之相比大灣區存在較大差距,需要深港展開更多合作。與本次論壇同期舉辦的大科學裝置規劃建設運營創新論壇上,香港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張霜發表了題為《助力港澳科研發展——大科學裝置用戶經驗總結》演講。

人才互補成果共享

針對香港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香港立法會議員周文港表示,希望粵港澳共商、共建、共管、共用科創平台。粵港澳三地共同協商規劃,明確各方利益;香港參與園區共建、科技成果共享;三地進行制度標準規則對接,激勵成果轉化無縫對接;三地進行人才共建,聯合招商、協同研發。

香港嶺南大學候任校長秦泗釗表示,該校正處香港北部都會區的入口,未來可延伸到深圳的南山科技園、光明科學城,深港可在北部都會區共建研究機構園區。他表示,深港兩地人才具有很強互補空間,希望深港攜手成為大灣區人才互補的典範。深圳大學副校長周輝表示,目前研究隊伍組成需完善,需要建立平台型研究機構。

當天論壇上,還舉辦了跨域科創融合發展與政策、深港知識轉移與創新創業、跨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融合與發展、大灣區研究院建設現狀機遇及挑戰等四場圓桌論壇。香港理工大學超精密加工技術、香港城市大學海洋污染、澳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等幾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學科專家分享了經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