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捕35男女 涉款1036萬
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01月12日 版次:A04
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黃文忠(左一)及商罪調查科高級警司孔慶勳(左二)向傳媒講述案情並展示檢獲的證物。
【香港商報訊】記者區天海報道:警方在去年7月起接獲創新科技署轉介個案,發現詐騙集團利用中介公司招攬不同商戶作科技券申請人,以拆帳方式合謀,提供一站式科技券申請服務,為申請人準備所有文件,並提交包括虛假營運證明和虛假付款紀錄,企圖詐騙資助。警方調查後鎖定三個詐騙集團並拘捕35人,涉及50宗可疑申請,金額涉約1036萬元。
「突風」行動搜出大量文件
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孔慶勳昨日表示,於本月9日至10日展開「突風」行動,拘捕21男14女(24至62歲),涉嫌串謀詐騙、企圖欺詐及欺詐,包括八名虛假科技服務供應商董事及公司秘書、23名店舖負責人及四名中介公司負責人,搜查出大量相關文件。
創新科技署助理署長黃文忠稱,創科署於2016年11月在「創新及科技基金」下推出科技券,目的是資助本地企業或機構使用科技服務和方案,以提高其生產力或將業務流程升級轉型。
科技券申請者必須為在港登記或註冊成立的公司,或是根據有關條例在香港成立的法定機構,且並非本港上市公司,亦並非政府資助機構或任何政府資助機構的附屬公司。申請者須在提交申請時在本港有實質業務運作,而該業務須與申請項目相關。
以虛構科技服務方案提申請
現時科技券以政府和企業或機構三比一的配對模式為項目提供資助,累計資助上限為60萬元,最多可獲批六個項目。可應用於項目相關的科技顧問服務、設備及軟硬件。創科署於2021年6月委任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為科技券的執行夥伴,負責科技券秘書處工作。
截至2023年11月底,扣除其後撤回或因不符合申請資格或未有提交有關證明文件而未能處理的申請,計劃共收到35481宗申請。當中29803宗申請已獲批,約95%是中小企,資助總額約52億元,平均資助額約17萬元。署方及秘書處去年2月至10月接獲涉嫌詐騙的舉報,認為有可疑轉交警方跟進。
孔慶勳指出,不良中介公司透過社交媒體或促銷電話招攬中小企公司,誘使提交申請以騙取及瓜分資助,更提供一條龍服務,包辦虛構科技服務方案、填寫申請表及遞交文件,開立電郵假扮申請人和秘書處溝通。
不良中介製造虛假支付紀錄
集團亦透過親友開設科技服務供應商公司,對相關項目報價,滿足科技券申請中最少有三間獨立公司作出報價要求。另外發放資助前申請人要證明已向相關科技服務供應商付款。調查發現中介透過關聯公司轉帳到申請者戶口或給予現金,透過銀行轉帳給服務供應商製造虛假支付紀錄。中介公司會代申請者遞交虛假項目完成報告,連同相關支付紀錄證明。其後申請者與中介公司以七三或六四比分帳。
過去兩日,商罪科及西九龍重案組人員搜查64間涉案公司、被捕人住所及辦公室,檢獲營運和員工紀錄、銀行文件、電子儲存裝置及約36萬元現金,凍結兩個中介公司銀行戶口內約9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