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四輪計劃已輸入9700多人
来源:香港商报 2024年09月08日 版次:A01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特區政府自去年7月推出「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至今已批出近萬個配額,而最新第五輪已於今年7月接受申請,惟經審視各項因素後,發展局決定這輪不批出配額。對此,建造業總工會表示歡迎,認為目前工程量減少、人手過剩,應先保障本地工人就業;惟建造商會指實際上某些工種仍有空缺。
發展局:首次完全不批出配額
最新一輪建造業輸入外勞計劃於7月底截止申請,今次發展局首次完全不批出配額。昨晚,發展局於社交平台發文指,本輪共接獲18項申請,涉及配額約1750個,局方完成審視後沒有申請獲批,而下一輪季度接受申請期為10月底。
發展局指,推出有關計劃並非只着眼於短期的經濟狀況和人手需求,而是以建造業未來數年預算的工程量和人手供求為基礎。計劃設有配額上限12000名,低於建造業議會對未來數年行業需求的預測整體短缺,即2萬至4萬人,而首四輪申請連同補充勞工計劃之前已批准並計入計劃的703個配額,當局已批出9731個輸入勞工配額。
對此,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稍早亦在社交平台解釋,有關計劃一般按季接受申請,處理每個申請時,發展局會審視申請人有否按政府要求先進行本地招聘而未能聘請所需勞工、該工程是否有確實需要輸入勞工,包括考慮工程的進度、其對每個相關工種的需要及有關人力情況等,以決定是否批出配額。最終發展局決定新一批申請將不予批出配額。
建造業總工會表示歡迎
「現時暫停輸入外勞是好事。」建造業總工會對政府決定表示歡迎。該會強調近期工程量減少,若繼續輸入外勞,料影響本地工人就業;希望政府加強職業培訓工作,着力推動「一專多能」,只要工友掌握多一門技術,便多一次就業機會。會方提出多項建議,促請政府推出中工、大工培訓課程資助計劃,吸引更多年青人入行,長遠為實現建造業轉型做足人才儲備;又建議政府增撥資源做好職業選配及招聘推介工作,讓工友及有意投身建造業的人士,能夠及時地得到更多招聘消息,從而解決「工人找工難,僱主找人難」等問題。
建造商會亦認為暫緩批出名額恰當,惟指「工人找不到工」其中一個原因是現時配對模式局限機會。商會又指某些工種仍有空缺,希望政府審視數據再決定輸入外勞數量。根據商會6月調查顯示,業界缺少逾2500名工人,包括釘板、紮鐵等工種,若不獲批出外勞配額即會對現時工程有影響。
議員指決定「審時度勢」
對於暫停輸入外勞,選委會議員陸頌雄指,這對降低建造業失業率一定有幫助,惟希望政府能夠更加準確掌握到不單是僱主提供的資料,還有工會提供的信息。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認同政府做法,形容決定「審時度勢」,是對本港經濟狀況最好、最準確的做法,亦期望勞工處做好建造業工人就業配對工作,又稱市場預期美國減息,相信對本港經濟有刺激作用,希望可改善就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