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球第四 今年勢將再升
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01日 版次:A09
2024年香港新股市場全球排名第四位,IPO個案達70宗,募資額超800億元。
2024年,香港新股(IPO)市場全球排名第四位,IPO個案達70宗,募資額超800億元。一年來,本港新股市場氣氛逐漸恢復生機,整體表現優於大市,新一年在多項利好支持下勢必更上一層樓。
香港商報記者 韓商
2024年全球新股市場前三位依次為印度國家證券交易所、美國納斯達克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分別有258宗、132宗及44宗IPO個案,集資額分別達1541億、1375億及1165億(港元,下同)。
多重利好支持港IPO市場
2024年初,承接2023年港股弱勢,港股IPO表現相當平淡,每月IPO個案只在個位數之內,甚至在2月份連1隻新股上市都沒有。幸好踏入第三季後,港股IPO市場呈明顯回暖,主要受惠於內外多重利好因素支持。
2024年6月,港交所(388)實施全新的庫存股份機制,方便發行人進行股份回購及再出售庫存股份,為發行人在資本管理上提供更大靈活度。中證監亦在年中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包括支持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帶旺本港新股表現。2024年9月起,港股出現明顯回升,當美國開啟減息和內地推出政策「組合拳」,尤其是後者,令資金重回香港,成交大增,IPO市場動力亦顯著增強。
9月份,在家電巨無霸美的(300)「先A後H」來港發行新股帶動下,港股IPO融資額猛增,成為當年市場分水嶺。到10月份,港交所與港證監發布聯合聲明,宣布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港交所就優化首次公開招股市場定價及公開市場規定刊發諮詢文件。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上市業務華南區(香港)主管合夥人呂志宏表示:「我們很高興見到香港新股市場在2024年的出色表現和所奠下的重要里程碑。受惠於內地龍頭企業的新股上市,在經歷2023年的放緩後,香港繼續穩守全球新股融資排行的第四位。而在特專科技公司和特殊目的收購公司兩個新的上市機制分別於2023年和2022年推出後,香港終於迎來首三間特專科技公司上市,以及1隻特殊目的收購公司的併購上市。前者顯示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合作的效應,而後者則反映過去數年香港資本市場進行改革的成果。」
努力發掘港IPO潛力方面,港交所亦下了不少苦功。目前,港交所正計劃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開設辦事處,以及將阿布扎比證券交易所和迪拜金融市場納入認可證券交易所名單,加強亞洲與中東資本市場的聯繫,期望未來爭取更多中東企業來港上市。
新股融資額按年增89%達876億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港過去一年有70隻新股融資大約876億元。與2023年70隻新股融資463億港元比較,新股數量相若,但融資總額按年大增89%。
當然,新股上市數目增長並不代表新股走勢表現就好。回顧過去一年70隻新股,當中有34隻也即是近一半的新股都跌穿招股價,投資新股可說是考驗眼光。
展望新一年,德勤預計香港IPO市場將越戰越勇,料有80隻新股上市,集資額或達1300億至1500億元,有能力問鼎全球新股集資三甲。至於畢馬威、安永亦分別預計本港2025年新股集資有望達1000億至1200億元。
精簡流程有利更多A股來港
此外,正如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所指,精簡新上市申請流程審批時間表和與香港資本市場優化合作的措施將會鼓勵更多A股發行人和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這會為香港市場帶來巨大的優勢和機遇,尤其是考慮到以市值來計算,列前500的A股目前只有約三分之一已在香港上市。」
例如,近期深交所市值最大上市公司,位列全球電池企業前列的寧德時代(300750.SZ),正計劃來港上市,集資額至少為50億美元,折合為390億元,有望成為本港近四年來集資規模最大新股。寧德時代將於1月17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屆時或將審議今次來港上市細節。
另外,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亦提到在中央相關部委支持下,內地龍頭企業來港上市正加速推進,預期2025年會加速推進這良好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