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騙犯鎖定來港求學內地生
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1月21日 版次:A03
東九龍總區於早前舉辦「港漂防罪同行大使」委任儀式及防騙交流會,近百名香港科技大學內地學生參加,其中25位科大內地學生獲委任為「港漂防罪同行大使」。香港警察社交媒體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信恒報道:因應有內地來港學生被電話騙徒詐騙920萬元損失慘重,據悉本港與內地正研究不同方案,加強內地來港學生的防騙意識,其中一個研究方向是要求他們來港前先填寫防騙問卷。本港多間大學都表示有措施加強學生防詐騙意識。另外,昨日有立法會議員聯同團體倡議推行「詐騙損失責任架構」,要求涉及的金融機構及電訊商等與騙案苦主分擔損失。
民間反詐騙大聯盟發起人、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昨日在電台節目說,認為大學的做法積極。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周文港指出,內地來港學生被詐騙的金額誇張,建議大學學生事務處設立舉報熱線。
各院校:與警方緊密合作
港大指,一直有聯同警方留意涉及學生的騙案,包括向同學發放警方提供的防騙學習套件,內容包含騙案求助資訊及流行的騙案,並以短片及選擇題形式灌輸防騙信息。
中大表示,就防範電話騙案有既定宣傳及教育策略,包括製作防止電騙的短片、在校內派發及張貼防騙宣傳單張、邀請警方作專題防騙講座等。
科大稱,去年底開始將警方反詐騙協調中心提供的學習套件納入到一年級課程,又強調一直有與警方緊密合作,包括培訓學生成為防騙大使,亦聯合開設「港漂報案室」通訊群組,以便同學獲取即時支援。
理大在去年7月起要求所有新生辦理入學手續時,必須完成由警方主力設計的網上訓練課程及測驗;校方亦透過多個渠道宣傳防騙資訊,並與警方合作設立15個微信群組,為非本地生提供防騙資訊。
城大指,新學期將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完成防騙問卷,亦已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會不時透過多種渠道,包括發送電郵、在校內張貼海報及派發傳單等,提醒學生小心詐騙信息。
嶺大表示,有與警方加強宣傳,包括填寫網上防騙問卷,並在本科生畢業要求中,加入有關課程學分。校方亦定期舉辦防騙講座及派發防騙單張推廣防騙知識,又會透過與內地生的日常接觸,提醒他們留意最新騙案手法。
教育大學則指,已積極與警方推動校園防騙,包括鼓勵學生填寫警方的防詐騙問卷、定期舉辦防騙講座、設置「反騙詐物車」及「反詐宣傳車」等。
反詐聯盟倡有關機構分擔苦主損失
另外,民間反詐騙大聯盟建議推行「詐騙損失責任架構」,要求涉及的金融機構及電訊商等,與騙案苦主分擔損失。身兼發起人的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表示,詐騙案受害人即使報案,往往未能追回損失,建議由一個獨立的機構,根據涉及的金融機構、電訊商及社交媒體等在詐騙事件中的疏忽程度,進行合理的損失分配,受害者不用獨力承擔損失。
吳傑莊稱,12月中訪問488人,79.5%受訪者認為受害者不應承擔所有損失;另有超過71%認為金融機構與電信公司應當承擔責任;86.5%認為社交平台應當承擔責任。他續指,新加坡及澳洲都有類似架構,這些國際經驗證明,多方合作的防騙機制可行而且必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更須建立完善防詐體系,保障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