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參議院的改選焦點

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12日

張遠深

日本參議院改選已於7月10日正式完成,日本的參議院通常是參議員在任期屆滿6年時改選,每3年舉行半數改選。參議院總席次從這次開始增3席,為248席,其中要改選的是124席,當中包括選區74個、比例代表50個,以及非改選的神奈川選區1個補選議席,朝野各黨對125個議席展開爭奪。根據資料顯示,今次多達15個政治團體去爭奪125個議席,選區共有367個候選人,比例代表178個候選人,總計545人報名參選。在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突然離世下,自民黨贏得非常順利,其實就算沒有安倍被害事件,基本上都是勝券在握,根據過去的數據,2016年參議院選舉自民黨就獲得56個席位,2019年參議院選舉自民黨獲得57個席位,在過去沒計算公明黨都可勝出,所以自民黨要獲得56個席位,繼續控制參議院是沒難度的。雖然結果是這樣,但筆者認為今次選舉的焦點不是安倍被刺殺,反而是以下幾方面,值得深思。

首先,就女性參選人數方面,自日本於2018年實施《政治領域的男女共同參與推進法》後,要求政黨盡可能使候選人男女人數均等,主動採取措施令到2025年眾參兩院選舉候選人的女性比例可提高至35%。但筆者認為今次雖然有多達181名女性候選人,達到33.2%,是歷來新高,所謂的35%目標無論如何將來都會達到,但達到目標不代表政界男女平等。筆者認為日本國民或選民需要知道這條法例只是為了應付女權主義者,及令到國際社會認同日本政界已經趨向男女平等,真正要走向男女平等,不是用法例就可一刀切完成。

第二方面就是通貨膨脹的問題,日圓近年急速貶值,除了好多在外地工作要收日圓薪金的人叫苦之外,在日本當地的民眾也要面對物價上漲的問題。根據日本共同社的調查,覺得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對於物價上漲反應不足的日本人比例高達64.1%,事實上,岸田上任時全力推動其「新資本主義」政策,致力改善日本通脹的問題及推動經濟,日本一直以來的通脹目標是2%,而近期5月份總體消費價格較上年同期上升2.5%。先前4月份也上升2.5%,不包括消費稅剛剛上調後的時期,這創出1991年以來的最快升速,如果以現時的通脹率與美國的8.6%比較,日本的通脹其實談不上是問題,所以在野黨大打「岸田通脹」這種口號一點意思也沒有,博眼球而不實在。

最後一個值得大家留意的就是安保議題,一直以來自民黨及前首相安倍晉三都大力主張修改憲法第九條,將自衛隊明載於憲法中,而修憲的條件是須集結參眾議院三分之二的勢力才能提出議案,筆者認為在安倍被害之後,日本國內大多數人都認為修憲勢在必行。但大家需要關心的反而是修憲後衍生出來的外交問題,包括中日關係在內的大國問題,因為現時「反華」及「中國威脅論」成了日本政界的主流。現今世代,彷彿只要對華強硬就可勝出選舉,而且可賺取更多的政治本錢,但如果日方真心改善中日關係,這種風氣不可以助長,因為不停玩弄政治控作,最終引火自焚的都只會是日本政府,而受害的又是國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