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香港開啟經濟新篇章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13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麗青報道: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記者從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獲悉,多位專家分別從金融、產業、法律等多方面深入探討香港如何開啟經濟新篇章。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專家認為,更好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應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總體戰略和現實選擇。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更好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
充分釋放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國家發展大局是國家的未來,更好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則是香港的未來。」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張玉閣認為,以更好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創新局面、實現新飛躍,應該成為香港未來發展的總體戰略和現實選擇。
張玉閣表示,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更好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深度融入大灣區,有助於香港搶抓祖國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機遇,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在張玉閣看來,香港應該從規劃、機制、功能、戰略、系統五個方面入手更好更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其中,北部都會區建設,將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廣闊空間。
張玉閣認為,在戰略融入方面,香港需要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中扮演重要角色,發揮重要功能。
支持香港建設全球金融中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發展與國資國企研究所副所長余凌曲表示,自回歸以來,背靠祖國強大的發展動力和廣闊的市場腹地,香港金融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穩固。余凌曲認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還需提升「能級」,邁向「全球金融中心」。
「建設香港全球金融中心,不僅關乎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更是深入影響中國金融的國際競爭力和維護國家安全穩健發展的能力水平。」余凌曲建議圍繞「國家所需、香港所長」創新發展香港金融市場,如創新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加快人民幣計價股票發行,試點港股通南向交易股票以人民幣計價,擴大人民幣債券發行的規模,豐富人民幣債券風險對沖產品等。
余凌曲指出,香港自身經濟規模對全球金融中心建設的支撐有所不足,應深度融入大灣區以補齊「短板」。「在不影響國家資本項目管制有效性的條件下,允許大灣區內地金融機構利用與在岸賬戶隔離的特殊賬戶等機制安排,直接參與香港離岸金融業務,提升資金跨境流通的自由度便利度。」余凌曲說。
以長遠戰略「做實」產業結構
「香港在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功能和地位的同時,需要政府和業界合力,引導和支持資本加大力度投向創新科技和實體產業領域。」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謝來風認為,從現實情況與發展趨勢出發,香港應在創科、產業、金融、空間和區域等五個方面,創新發展思路和舉措,為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謝來風指出,與新加坡相比,香港產業不夠「實」。香港應以長遠戰略推動產業「向實」發展,「做實」產業結構,可以考慮在北部都會區、已經規劃的新市鎮等區域,布局引入內地和國際高端先進製造項目,與香港的創新科技充分結合,提升香港經濟的韌性和活力,為就業、收入、青年等方面創造新空間。
拓寬聯營律所律師從業範圍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港澳及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法學博士、經濟學博士後文雅靖建議以前海為主陣地提升深港法律服務業合作水平。文雅靖指出,深港應把握「十四五」機遇,充分利用香港「一國兩制」獨特優勢,以前海為主陣地聯動打造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文雅靖表示,實踐中,內地與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目前更多是「形式上的合作」,而沒有辦法達到實質意義的融合。文雅靖建議,拓寬聯營律所律師從業範圍,同時試點允許在聯營律所執業的、具備中國委託公證人資格的港澳律師在聯營律所從事委託公證業務,促進內地對香港的投資便利化。此外,文雅靖還建議在稅收申報、執業保險等方面制定出台相關配套政策,加快香港及境外各類法律從業人員集聚。
A6頭條 深港雙城記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