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15日
蔡若蓮以米芾行書字體寫下《愛蓮說》。 記者 崔俊良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黃雪峰、何加祺報道:作為教育界資深人士,蔡若蓮從事教育工作20多年,曾擔任福建中學(小西灣)校長,身兼教聯會副主席等職務,2017年擔任了教育局副局長,今年又獲委任為教育局局長。而作為教育部門的首長,個人修養及身教顯得十分重要。
在繁重公務之外,蔡若蓮醉心研究書法,並從中學習到中國傳統文化。採訪當日,新聞秘書特意在會議室外的電子顯示屏上,展出蔡若蓮今年初以書法家米芾為學習對象所寫下的《愛蓮說》行書作品。
蔡若蓮表示,周敦頤的《愛蓮說》和諸葛亮的《誡子篇》是她最喜愛的作品。其中,前者講求價值教育、個人品格,作者以植物來比喻人,將蓮花視如「花之君子者也」,她希望「在這個價值觀紛亂的世代中,能夠有一個清醒,(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至於後者,她特別喜愛「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這一段落,以及文中提及的「寧靜致遠」(「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意境。
蔡若蓮說,通過書法練習,她得以接觸這些好作品,從而修練自身。她也鼓勵學生多學習書法藝術,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