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16日
【香港商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今年以來,歐元對美元匯率跌幅接近12%,周四更跌穿一算,最低觸及0.9953,昨天則回升至1.0112的水平。分析人士認為,受聯儲局貨幣政策溢出效應影響,歐元對美元貶值正加劇歐元區經濟困境。
歐元對美元匯率持續下跌受多重因素影響,主要與美元走強、通脹高企、能源危機蔓延、歐洲地緣政治局勢緊張以及加息預期下歐洲高負債國家風險上升有關。
美元強勢令其他經濟體融資更難
分析人士認為,強勢美元和美國緊縮貨幣政策產生的負面溢出效應正波及歐洲,使歐元區經濟承壓。一方面,美元強勢使美國以外的經濟體融資更難。
聯儲局數次領先歐洲央行加息,且加息幅度更大,導致資金流向美國、美元升值。荷蘭國際集團經濟學家布熱斯基說,在本地區地緣政治緊張的情況下,歐元疲軟弊大於利。
外匯分析師表示,鑑於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獨特地位,資金出於尋求收益和避險的原因而流入美國,對整個外匯市場的主要貨幣和次要貨幣造成嚴重衝擊。隨美元升值,全球金融狀況將進一步趨緊,美元繼續強勢。
貶值利好出口效果有限
另一方面,美元升值使歐洲進口能源更加昂貴,對歐洲出口利好的效果有限。英國法通投資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勞德表示,預計歐洲經濟會更早出現衰退。由於美國是能源出口國,歐元區國家是進口國,在當前的能源價格下,雙方地位截然不同。
德國《周日交易所》網站稱,雖然歐元貶值有利於出口,但全球疫情肆虐的大背景下,製造業受限於供應鏈瓶頸,例如汽車行業的晶片短缺問題嚴重,導致公司出口受到較大影響。此外,全球經濟發展遲緩,通脹困擾下的各國需求不振,並不看好歐元貶值對出口的提振效果。與德國不同的是,美國企業的海外銷售額在其經濟總量佔比要小很多。同時,強勢美元使進口商品更便宜,從而對美國通脹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