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從小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揭幕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17日

李家超昨出席2022年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暨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揭幕儀式並致辭。 政府新聞處

【香港商報訊】記者林駿強報道:「2022年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暨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揭幕儀式」昨日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致辭時表示,特區政府將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糾正青少年錯誤的價值觀。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為香港培養出愛國愛港、具備世界視野和專業技能、積極終身學習的新一代。

港府將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

「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是『一國兩制』事業的接班人,所以我們要從小培養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民族認同。」李家超表示,有祖國作為強大後盾,香港跨過了各種風雨飄搖,穩步前進。要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實現「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進一步完善國民教育體系。

他指,過去,一些居心叵測的人勾結外部勢力,刻意誤導青年,長期把國民教育污名化。特區政府將全力推展愛國主義教育,糾正青少年錯誤的價值觀,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教育局將全面支援學校有系統地規劃和推行國民教育,讓學生從小正確認識國家歷史,體會中華文化和價值觀,尊重國家象徵和標誌,認識憲法、香港基本法和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

對於新成立的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李家超認為,這標誌愛國教育進入新的里程。他深信,中心將成為推動國家安全及國民教育的重要力量,成為孕育新一代愛國愛港青年的學習場地。他鼓勵教育界充分利用這個平台,互相交流愛國教育心得,將優秀的教學經驗推廣開去。

李家超期望,特區政府、教育界、家長和社會各界團結一致,為香港的愛國主義教育打開新篇章。

愛國主義教育在港持續改善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視像致辭時說,過去兩年來,愛國主義教育在香港的氛圍環境持續改善。他強調,教育部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香港特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教育體系,進一步深化內地與香港教育交流合作,為香港青少年融入國家發展、實現人生理想創造更多機會。

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亦以視像形式致辭,並分享三點認識。他希望通過加強歷史教育,讓香港青少年感受到香港與祖國血脈相連,傳承經久不衰的中國文化基因,增進對國家的歸屬感;增進對國家的使命感,喚醒青少年內心深處的家國情懷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使命感;以前輩為楷模,增強為國家、民族和香港的明天而努力奮鬥的責任感。

其後,一眾主禮嘉賓為「愛國教育支援中心」銘牌揭幕。「愛國教育支援中心」開幕後,將舉辦不同類型的學生學習活動及教師培訓課程,把國情教育全面推展到全港中小幼學校,培養年青一代對國家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

為提升青少年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和紫荊雜誌社聯合主辦了「2022年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暨愛國教育支援中心揭幕儀式」,吸引超過300名校長及辦學團體、教育團體的代表出席。

給學生提供更多內地交流機會

在主題演講環節,教育局局長蔡若蓮、中國史學會前會長暨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前所長張海鵬、立法會議員暨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劉智鵬擔任主講嘉賓,圍繞愛國教育如何在港落實進行分享。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在推動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一直不遺餘力,未來將致力完善國民教育,培養學生國家情懷、國民身份認同及勇於承擔的品質。要讓學生準確認識「一國兩制」,能夠自覺尊重與維護國家的根本制度,進一步優化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等的教育,重點加強同學和老師對國家根本制度的自覺尊重與維護的態度,準確認識「一國兩制」相關的歷史與重要概念,提供更多的內地交流考察機會,了解國家最新發展。她說,局方會透過跨學科合作,提供更多元化的教材,結合歷史博物館學習,從小培養學生的愛國心,建立愛國價值觀。

此外,圓桌論壇環節由立法會議員鄧飛主持,多位教育界代表探討如何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家民族認同等議題。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