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17日
「青年新世界」發布文憑試考生升學意向意見調查結果。 記者 馮瀚文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信恒報道:中學文憑試將於周三(20日)放榜,「青年新世界」一項調查發現,60.5%受訪考生有信心考獲符合入讀本地大學最低門檻「33222」。調查又發現,近年考生赴內地升學意願持續上升,由前年13%升至今年16.7%。
由前年13%升至今年16.7%
青年新世界在四至六月期間開展中學文憑試考生升學研究,第一階段的電話問卷調查訪問了580名應屆文憑試考生,當中有75%為香港出生考生、24%為內地出生考生,第二階段則邀請30人進行焦點小組訪談。
據調查,16%受訪考生已申請或已獲內地院校錄取。根據過往同類調查結果,考生近年赴內地升學意願持續上升,由前年13%升至今年16.7%。受訪者考慮赴內地升學的首五個原因,依次是「內地院校收生要求比較低」(60.1%)、「有家人和朋友在內地」(58.7%)、「內地有較多發展機會」(53.1%)、「地理位置接近香港」(53.1%)和「有更多科目可以選擇」(50.3%)。其中,暨南大學和華南大學收生門檻較低,文憑試英語不達標的考生,可透過一年「預科」渠道入學。
此外,調查發現,34%受訪考生有意日後到大灣區發展,當中有64.2%是內地出生、26.3%是香港出生,而焦點小組的內地出生受訪者普遍較能掌握普通話,接受內地流行文化,擁有較強家人、親戚、朋友等社會人際網絡,自覺較容易融入內地生活。
青年新世界副主席鄧咏堯表示,香港院校主要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加上收生要求較高,故不少內地出生的新移民考生,擔心成績未能達到入學要求。他表示,不少有意赴內地升學的受訪者為新移民或父母來自內地,部分受訪者來港後,繼續與內地朋友保持聯絡,更容易接受內地學習文化,並有同學、親戚等人際網絡。
建議教局加強內地升學輔導
青年新世界就此提出兩項建議,一是加強內地升學輔導,建議教育局把內地升學輔導作為中學生涯規劃課程組成的必要元素,在疫情緩和時應爭取舉辦實體內地高等教育展。其次,是建議內地院校接納以其他學術成績(語文科目)替代文憑試英文科成績,例如IELTS等。
應屆文憑試考生陳同學表示,考慮在香港升學,主要是由於學術氛圍,有更多不同國家或背景的師生。另一位蕭同學則考慮在香港或內地升學,想報讀北京大學的社會科學系,因為師資強、歷史比較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