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美債 12年來首度跌破萬億

多元化配置有利中國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0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童越報道:據美國財政部美東時間7月18日公布的5月份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當月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環比減少226億美元至980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為連續6個月下降,也是2010年5月以來首次持倉不足1萬億美元。在主要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和地區中,中國也是5月拋售最多的國家。不過,專家表示,美債拋售非中國獨有現象,減持美債或成長期趨勢,多元化配置對中國更有利。

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

與去年5月10784億美元相比,中國減持美債規模達976億美元。統計表明,中國持有美債的下降趨勢始於2021年11月,當時持有總量為1.0808萬億美元,2021年12月、2022年1-5月持有量依次下降至1.0687萬億美元、1.0601萬億美元、1.0548萬億美元、1.0396萬億美元、1.0034萬億美元、9808億美元。

就在中國作出減持舉動同時,美國第一大「債主」日本,已連續3個月減持,總持倉刷新2020年來的新低。包括比利時、瑞士、巴西等美債前十持有國也紛紛拋售,英國、法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以色列等國過去幾個月也在減持美債。根據ZeroHedge統計,全球美債儲備近兩年來持續下滑,到今年6月已經跌至2020年10月後的最低水平。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王永中表示,中國持續減持美債,緣於美國通貨膨脹率大幅上升,持有美債的實際購買力大幅縮水。此外,美國市場利率上升,中國持有的存量美債市場價值下跌。同時,美國國債資產安全性下降也是中國減持重要考量之一。

另一方面,美國大幅加息也令美國國債吸引力下降,成為全球減持助推器。今年3月以來,美聯儲為抑制通脹已三次加息。美聯儲官員近日表示,7月26日至27日的會議上將繼續加息75個基點,由此,高通脹還可能導致加息幅度高於預期。業內人士指出,參照歷史數據,在美聯儲加息周期下,一些國家通常會減持美債。

減持利於多元化配置

馬特洪峰資產管理公司創始人馮格雷耶斯指出,在美國債台高企、通脹飆升和全球經濟動盪的「超級風暴」下,美元作為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的地位正在被撼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分析稱,中國努力使其外債組合多樣化,也是美債中的中國份額下降的原因之一。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也表示,中國減持美債是一個長期的趨勢,但當前對美債的配置仍有較高的依賴度。中國外匯資產以購買國債特別是美國國債為主,和外匯儲備投資所要求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有很大的關係。中國在減持美債的過程中,也在更加看重海外資產的多元化配置。

王永中建議,中國在推進外匯儲備多元化道路上,要更多藏匯於民,降低美元資產比例,適當增加對東南亞等經濟發展前景較好且與中國較為友好國家資產的投資。而且,他認為,應該動用部分外匯儲備,適當增加油氣、新能源相關的關鍵礦產、貴金屬的儲備力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