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勉考生努力不懈

六狀元留港讀醫貢獻社會

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1日

圖左至右:三位中學文憑試「狀元」甘仲軒、周愷彤及麥顥邦計劃本地大學升讀醫科。 記者 蔡啟文、馮瀚文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馮煒強、李銘欣、林駿強報道: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昨日放榜,今屆誕生五男三女共八位狀元,其中兩男兩女更是「超級狀元」,今屆應考生繼續經歷疫情,多名狀元表示立志留港讀醫。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勉勵應屆考生,鼓勵他們努力不懈、終身學習、終身閱讀、探求知識,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用知識裝備自己。

李家超昨日出席書展開幕禮時特意為應屆考生送上支持,他指無論學生是繼續升學、就業還是創業,政府都會一起同行。當局會制訂青年政策和發展藍圖,增加青年上流空間,創造機會,讓年輕人實現夢想。他又鼓勵學生努力不懈、終身學習、終身閱讀、繼續探求知識,深刻認識國家和世界發展,用知識裝備自己。

蔡若蓮冀因應興趣及能力追尋夢想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今屆考生在疫情下進行考試,過去三年的學習相當不容易。她祝賀所有應屆考生完成中學學習階段,開展人生新一頁,希望考生能把握機會,因應興趣及能力追尋夢想。

四位「超級狀元」分別為協恩中學周愷彤、香港培正中學焦采溢、何文田迦密中學曾志鵬、伊利沙伯中學謝承臻。四位狀元分別是拔萃女書院冼家朗、喇沙書院張殷碩、皇仁書院麥顥邦、英皇書院甘仲軒。

親歷疫情冀為香港醫療出一分力

來自協恩中學的「超級狀元」周愷彤,她分別於中文、英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通識、物理、生物及音樂取得5**,另外化學科則取得5*。她表示,對成績感到喜出望外,計劃報讀中大醫科,指疫情下感受到香港的醫療體系面對龐大壓力,希望以自己的力量貢獻社會,畢業後希望在公立醫院工作,服務基層市民。她提到,本港公立醫院的人手短缺,支持引入海外醫生,短期內紓緩人手壓力,亦認為要增加醫科生名額。

香港培正中學的焦采溢亦是「超級狀元」,她感謝父母和學校老師支持,又稱自初中時已立志將來行醫,高中於生物科解剖青蛙,更令她感受到身體器官的奧妙,希望將來有機會成為做手術的醫生。她計劃報讀港大醫科,因為覺得港大的課程自由度較大,容許學生在大學三年級時到海外交流,發展自己的興趣。

伊利沙伯中學「超級狀元」謝承臻稱,希望入讀中大環球醫學,他期望將來行醫,為港人謀福祉。

何文田迦密中學首誕「超級狀元」

何文田迦密中學首次誕生「超級狀元」曾志鵬,他稱自己2月曾確診新冠病毒,當時狀態很低迷,感到非常疲累,亦擔心影響成績,確診的一星期盡量休息,之後再循序漸進增加溫習時間。他表示,由於對數學有興趣,計劃報讀中大計量金融學及風險管理科學。

其他狀元方面,英皇書院學生甘仲軒表示會留港升讀醫科,原因是疫情期間見到不同崗位的醫護人員在社會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未決定報港大還是中大。他認為疫情對學習影響不太大,反為學習安排更具靈活,可利用更多空餘時間操練,以及善用網上資源學習。

皇仁書院自2012年首屆文憑試起,曾連續九年有學生成為狀元,直至去年才「斷纜」,今屆再有狀元誕生,麥顥邦考獲七科5**,他希望升讀中大環球醫學,因為疫情令大家看到香港缺乏醫療人手的境況,因此希望為香港醫療發展出一分力。

拔萃女書院的狀元冼家朗表示,打算入讀英國劍橋大學的人文、社會及政治科學,她稱劍橋選科較香港的大學自由,亦希望趁年輕去見識世界。喇沙書院狀元張殷碩則計劃報考醫科,但未決定哪間醫學院。他稱醫生責任重大,亦希望將自身能力貢獻社會,加上見到不少老弱均被新冠病毒折磨,令他更堅定行醫的決心。

今年文憑試共有1.7萬名日校考生,考獲「3322」,符合升讀學士學位課程的最低入學要求,佔整體日校考生42.1%,與去年相若。以約1.5萬個資助大學學額比較,平均約1.15人爭一學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