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堆填區 料2030年停用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2日

現時本港每日須處理約1.1萬公噸都市固體廢物及4000公噸建築廢物,分別由3個堆填區(即位於屯門的新界西堆填區、位於打鼓嶺的新界東北堆填區和位於將軍澳的新界東南堆填區)處理。謝展寰局長表示,特區政府的目標是透過多項減廢及回收措施,配合轉廢為能設施,滿足香港長遠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需要,從而達到在2035年前後「零廢堆填」的目標。

石鼓洲焚化爐2025年投用

謝展寰稱,政府正在石鼓洲外海一個由填海而成、面積約16公頃的人工島上,興建第一座每日可處理3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的焚化爐;相關填海工程、海堤及防波堤的建造工程已大致完成。預計石鼓洲垃圾焚化爐將會在2025年投入服務。

謝展寰又指,政府早前就公布以屯門曾咀中部煤灰湖作為第二座垃圾焚化爐的選址,並發展每日可處理4000公噸都市固體廢物的第二期垃圾焚化爐設施。他估計曾咀垃圾焚化爐會不遲於2030年代初即投入服務,將進一步減少以堆填方式處理都市固體廢物。

「零廢堆填」力爭2035年達標

他表示,隨石鼓洲垃圾焚化爐在2025年投入運作,配合堆填區運作及交通配套安排,屆時需要新界兩個堆填區處理的都市固體廢物預計每日可減少3000公噸;而曾咀垃圾焚化爐投入運作後,新界東北堆填區將會完全停止接收都市固體廢物。

謝展寰總結稱,「我們的目標是透過多項減廢及回收措施,配合轉廢為能設施,可滿足香港長遠處理都市固體廢物的需要,從而達到在大約2035年『零廢堆填』的目標。」由於廢物產生量會隨經濟貿易及人口增長而增加,現時估計除了石鼓洲及曾咀的垃圾焚化爐外,很可能需要第三座爐子才可達致「零廢堆填」目標,局方正物色相關選址。他稱,政府會探討利用公私營合作模式發展部分設施,確保以最有效率及符合成本效益的方式,盡快及時建設這些轉廢為能的設施。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