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3日
孫東局長(左)和培僑中學中三學生陳蔓琳交接「天宮」回信。
航天員陳冬在空間站給香港學生錄製視頻。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7月19日,創新科技與工業局局長孫東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的回信交到培僑中學中三學生陳蔓琳手上。陳蔓琳怎麼也沒想到,在2022年的暑假前夕,竟然真的成為了「太空的寵兒」,收到了來自「帶我的夢想上天宮」活動的第一封回信。這是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中國航天員送給香港的一份滿載希望與祝福的禮物。
「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
在送信活動的現場,來自培僑小學和培僑中學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同觀看了正在太空執行任務的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在空間站錄製的視頻。陳冬在視頻中說,「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
在長達15分鐘的視頻裏,陳冬首先分享了陳蔓琳的信件,回應了她在信中的困惑,同時也用自己的追夢歷程鼓勵所有的香港學生。他說,和所有年輕的同學們一樣,他也有迷茫和疲憊的時候,也曾因為要重新走進教室,學習新知識而感到犯睏想睡覺;也曾在進行超重耐力訓練的時候,經歷八倍的體重壓在身上等常人難以忍受的身體極限考驗;但夢想的力量總會讓自己咬咬牙堅持下去,在備戰神十一任務的六年裏,他幾乎與世隔絕,專心訓練,才站上了飛天的起跑線。
陳冬說,如果航天是幅畫卷,那麼人生也是一樣,畫卷裏不可能只有成功和喜悅等亮麗的顏色,也會有迷惑徬徨等黑色和灰色的點綴,一幅畫一定要是五彩繽紛,人生才會是絢麗多彩。
同時,陳冬也在視頻中回憶了25年前自己觀看香港回歸儀式時的激動,得知香港終於回到祖國懷抱所感到的驕傲與自豪,他還講述了自己到香港參與回歸20周年的活動,與香港青少年面對面交流的經歷,他指出,香港學生得體的舉止談吐,以及活躍的思維都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這一個個親切貼地的小故事,讓當天參加送信活動的同學們感到鼓舞,在採訪中透出了抑制不住興奮與激動的陳蔓琳表示,從六歲看王亞平在太空授課,看熒幕上陀螺和水球在奇妙懸浮,到小學第一次接觸太空生活的課題,了解航天員在太空如何吃飯、洗澡、行走,加上平時非常關注神舟載人飛船發射等航天新聞,種種這些都讓她對航天、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表示,在一個月前,當看到「帶我的夢想上天宮」徵信活動的海報,她悄然寫下了「仰望天空、好奇它為何如此湛藍,看閃爍的星辰在夜空劃過,心想何時我也能在天上翱翔、甚至穿梭在群星之中……」,這封信伴隨她對太空的嚮往,對航天的喜愛與好奇飛向了中國空間站,她也默默期待自己可以收到來自「天宮」的回信。
「帶我的夢想上天宮」徵信逾三萬封
當來自中國空間站的第一封回信真的抵達香港,不僅讓陳蔓琳夢想成真,也讓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高興不已,他欣然接受邀請,親自擔任起「天宮信使」。
「帶我的夢想上天宮」活動今年4月展開,截至7月,收到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的信件總計三萬多封,當中香港的中小學生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