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為港製造業帶來契機

業界探索「再工業化」策略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3日

由廠商會主辦的「香港‧創‧新工業」高峰論壇昨日舉行。

【香港商報訊】記者馮仁樂報道:由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簡稱廠商會)主辦的「香港‧創‧新工業」高峰論壇昨日在香港舉行,探索「再工業化」前景。與會人士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有龐大市場和供應鏈,通過與大灣區互補,為香港製造業帶來契機,提升香港產業的競爭優勢。

論壇有200多名政府官員、工商界領袖和學者出席,多名講者發表意見,探討如何借助創科技術振興香港製造業、如何把握北部都會區發展機遇,以及結合大灣區優勢加快推進「再工業化」,以期成為未來香港經濟新支柱。

行政長官李家超通過視像致辭時稱,特區政府將推動香港優秀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發展高增值的先進製造業,推動香港「再工業化」,確保經濟結構多元及可持續發展。

「再工業化」為港工業開新篇章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場致辭稱,「再工業化」是以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產工序等作為基礎,發展適合香港的高端製造業,亦促進傳統製造業升級轉型,以創新科技提升競爭力。他指出,香港工業的基礎非常堅固,配合香港國際化和市場化等優勢,創科正可支撐和引領本港在「再工業化」的進程上再創高峰。特區政府會致力為本港「再工業化」創造更好的條件,包括在基礎建設、人才培訓、技術提升、科研推動等創造更好條件,全方位地支援業界,推動高質量的經濟增長,希望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製造業規模小限制科技商品化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史立德則表示,工業是構建創新科技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惟現時本港的製造業規模小,限制了科技商品化的發展。他認為製造業對推動創科發展,以及香港新一輪經濟轉型至關重要,必須加快「再工業化」步伐;在發展先進製造業的同時,政府亦應該針對傳統製造業、包括珠三角的港資製造業,提供更多激勵措施,推動業界朝高增值方向發展。他指出,香港擁有競爭優勢,已具備人才、前沿研究、工業基礎、香港品牌,以及對接全球體系和國際合作的豐富經驗,可在國家科技和產業創新事業中作出更多貢獻。

豐工商金融總經理兼香港及澳門主管方嘯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迅速發展,為香港製造業帶來新契機,企業可善用區內完備的製造產業鏈、供應鏈、物流和龐大的消費市場,推動科研成果產業化和市場應用。香港金融業在集資、離岸人民幣和跨境金融方面有優勢,業界將發揮所長,為「再工業化」提供動力。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龐大市場和完整的供應鏈,透過與大灣區優勢互補,可以提升香港產業的競爭優勢。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發表主旨演講時,分享了他對「港產港研」如何透過區域協同發展,創建新優勢的看法。

在工業界立法會議員吳永嘉主持的專題討論環節,大會邀得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立法會議員洪雯、方嘯、香港理工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鄭家偉,以及CMA檢定中心董事局主席駱百強擔任分享嘉賓,各位講者就如何加強政、產、學、研的合作,以及如何把握北部都會區發展機遇,加快推進「再工業化」等交流意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