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收支延續順差格局
版次:A04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3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童越報道: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昨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中國外匯市場韌性增強,人民幣匯率表現相對穩健,跨境資金流動總體穩定。她指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仍將繼續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有關專家也認為,中國有能力維持匯率相對平穩,並認為貨幣政策不會受匯率太多掣肘,具較大獨立空間。
市場主體保持理性有序
截至7月21日,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上漲超過11%,歐元、英鎊和日圓兌美元的貶值幅度在10%-17%之間,人民幣兌美元貶值5.8%。從多邊匯率來看,人民幣匯率指數升值0.1%,說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基本穩定。從匯率預期來看,外匯遠期和期權相關指標顯示,人民幣匯率沒有明顯的升值和貶值預期,市場主體總體保持理性有序的交易模式。從最近的表現來看,雖然美元進一步走強,但是隨着國內經濟企穩回升,人民幣匯率在全球主要貨幣中的穩定性更加突出,7月以來多邊匯率穩中有升。
王春英表示,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順差852億美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順差834億美元,跨境收支延續順差格局。一季度結售匯和涉外收支順差維持高位,分別是587億美元和622億美元;二季度,在更加複雜的內外部環境下,結售匯和涉外收支順差分別是265億美元和211億美元。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認為,今年前5個月,反映中國境內主要外匯供求關係的銀行即遠期(含期權)結售匯累計順差467億美元,雖然同比下降64%,卻不至於需要央行拋外匯儲備來穩匯率。
三因素支撐匯率平穩
王春英表示,下半年人民幣匯率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支撐因素包括:第一,中國經濟企穩恢復,主要經濟指標向好,產業鏈、供應鏈保持穩定,將繼續發揮支撐人民幣匯率的根本性作用。第二,中國外貿和外資發展韌性較強,貿易投資等實體經濟層面的資金仍會是流入的基本盤,有助於外匯市場供求的基本平衡。第三,市場主體匯率預期基本穩定,保持「逢低購匯、逢高結匯」的理性交易模式。
管濤表示,中國抵禦跨境資本流動衝擊有「五重保護」。第一重保護是中國貿易順差大,直接投資是凈流入,不同於貿易赤字國家對於外資流入的依賴程度高。第二重保護是民間外匯資產持有增加,增強了二級外匯儲備的「蓄水池」功能。第三重保護是宏觀審慎措施,如逆周期因子、外匯風險準備金率、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跨境投融資宏觀審慎系數等。第四重和第五重保護分別是資本外匯管理和外匯儲備干預。除此之外,管濤認為,近年來民間貨幣錯配改善、匯率市場化程度提高,市場主體對於人民幣匯率有漲有跌、雙向波動的適應性和承受力增強,中國有基礎也有條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對於下半年人幣匯率走勢,管濤作出三項預判:中國經濟復蘇將重新對人民幣匯率形成利好支撐,美元指數仍是影響人民幣匯率變化的顯性指標,疫情反覆或拖累外匯市場波動。
有機構分析師預計,結售匯在三季度將一定程度緩解人民幣貶值壓力,四季度或將提振人民幣升值速度。下半年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將在6.38-6.95區間內運行,整體運行趨勢先升後降,但大概率不會低於年初低位,四季度較三季度出現下行的概率更大(人民幣轉向升值),但更偏向企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