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深圳共研邊境土地最佳用途
版次:A08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4日
樊熙泰建議港府成立邊境開發委員會。 記者 黃兆琦攝
長期關注港深邊境地區保育及發展的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促請新一屆特區政府,盡快落實將打鼓嶺的殯葬城遷址,及以垃圾焚化爐方案全面取代堆填區。他又倡議港府成立「邊境開發委員會」,廣邀大灣區環保專家與城市規劃師參與,共同提出方案,並與深圳市政府溝通對接,提出各自地區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關注點加以融合規劃。
香港商報記者 黃兆琦
以往未有北部都會區概念,港深邊境區域被視為遠離市區、人煙罕至的邊陲地帶。但時代巨輪一路向前轉動,北部邊境地帶,華麗轉身成為本港珍貴的商業與創科發展區域之一。樊熙泰認為,香港缺乏土地發展,規劃北區必須珍惜善用每一寸土地,若配合大灣區發展規劃得宜,對整體之保育、經濟、金融、科研均有好處。
彌補環評漏洞
然而,打鼓嶺的殯葬城及堆填區一直為香港居民及鄰近深圳居民所詬病,該地距離深圳最近只有200米。「香港人覺得,若深圳市要在接近香港邊境大規模興建厭惡設施,需要問問香港人的感受嗎?若香港市民答案是需要,香港為何把『厭惡性』設施設立在能影響深圳20多萬居民的邊境範圍?」樊熙泰問道。
他強調,新一屆特區政府必須改善環評報告存在的一項嚴重漏洞。目前,環評報告是以受評估項目對其四周的環境及居民影響進行評估,但只限於特區範圍內的居民。以打鼓嶺堆填區的環評報告為案例,對受影響的20多萬深圳羅湖蓮塘區居民所受的影響隻字不提,其原因是不屬香港特區範圍,即使受到影響也無責任進行評估。
樊熙泰續說:「如果中環禮賓府對出有個殯葬城或堆填區,大家有咩感覺?據我所知,深圳市對於羅湖口岸新規劃,已加入配合香港發展的考慮。香港若要融入大灣區,真的不能像以往這種自私自利的邏輯進行北區發展規劃。」
冀港府盡快上馬垃圾焚化項目
打鼓嶺鄉事委員會與區議會長期推動港府全面興建垃圾焚化爐,惟當局遲遲未有拍板。樊熙泰期望,港府能讓垃圾焚化爐方案盡快上馬,切實做到一併轉廢為能。至於焚化場地的選址,他強調要選擇「不影響人的地方、不影響發展的地方」。在尚未實現燃燒垃圾的過渡期,他建議當局首先減輕及優化區內堆填區的運作。他說:「以堆填方式處理垃圾好落後,唔應該再咁樣落去。依家有先進科技,好多地方都能燒垃圾以廢為能。香港可與大灣區大企業合作將垃圾燒完產生能源同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