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7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戴合聲報道:最近天文台已連續發出十多天酷熱天氣警告,不少打工仔女需要在酷熱天氣下工作,隨時引發中暑危機。香港工聯職安健協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海港運輸業總工會、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服務業總工會及香港建造業總工會昨日召開記者會,促請政府立法保障工人在酷熱天氣警告信號生效時的工作環境,減少意外發生。
工聯職安健協會主席林淑儀表示,自今年6月起,香港一直持續高溫,天文台多次發出酷熱天氣警告,不少工人要忍受長期在酷熱環境下工作,不時要面對中暑危機,但香港對預防中暑的措施只有指引,並非強制執行,對工人保障極為不足。
戶外及封閉環境下易中暑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秘書長葉偉明表示,機場地表溫度超過50度攝氏,而航機在停泊期間不能開窗及開冷氣,當停泊一段時間後猶如密閉空間,航機清潔人員入內容易引發不適。部分航空公司要求員工採用「機過機」形式,導致他們沒時間休息,長期下去,容易引發意外。
他希望,當局除了立法保障酷熱天氣下的工作時間及環境,以及為工作場所進行風險評估外,同時要立法保障如工友在工作期間的飲水時間間隔,以及可在酷熱天氣下提供清涼飲品津貼等,讓工友有一個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職業安全健康總幹事潘偉傑提出,現時酷熱天氣警告下,地盤內的樓層,溫度隨時超過40度攝氏,而像紮鐵、釘板等工作,需要消耗大量體力,工友在如此高溫下高強度工作,與「搵命搏」無異。
工聯職安健協會建議,政府應盡快立法,在酷熱天氣警告信號生效時,為僱員訂立明確的休息時間,而在極度高溫下,僱主更要有停工安排;在酷熱天氣警告信號生效時,僱主必須為僱員提供充足的防中暑設備;並要訂立法例,在酷熱天氣警告信號生效前,僱主必須為戶外工作,又或是室內不通風、近似密閉空間等環境下工作,做事前風險評估,避免因酷熱天氣影響僱員健康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