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
版次:A06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7日
近來,對於社會關注的產業鏈轉移話題,中國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姚珺昨日表示,製造業外遷、產業鏈轉移是一種正常的經濟現象,是全球化和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結果。雖然一些外資企業在推進多元化布局,但從總體來看,外商對華投資步伐並沒有放慢。專家建議,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改善國內營商環境,在穩外資上持續發力。香港商報記者 朱輝豪
外商對華投資步伐未放慢
在工信部舉辦的「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新聞發布會上,姚珺作出上述回應。
與此同時,工信部規劃司司長王偉當天表示,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從2012年的16.98萬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2.5%提高到近30%,持續保持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地位,供給體系質量大幅提升。
姚珺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3%。中國德國商會、中國美國商會的報告也顯示,超七成德資企業、超六成美資企業計劃增加在華投資,多家知名跨國企業圍繞低碳領域加大在華布局,中國依然是外商最佳的投資選擇地。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用工成本上升、中美貿易摩擦、疫情防控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部分外資企業選擇撤離中國,將產業鏈轉移至越南、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現象確實較為明顯。不過,整體數據顯示,外商對華投資的步伐並沒有放慢,中國在吸引外商投資方面仍有較大的優勢。
「短期內而言,外資撤離中國的影響不是特別大,數據也不是特別明顯,但中長期而言,外資撤離中國的步伐會否加快尤為值得關注。」丁長發說,美國政府着力引導製造業回流,並拉攏東盟、歐盟等國家重塑供應鏈韌性等舉措,可能會對中國產生一些不利影響。
下一步擴大製造業高水平開放
姚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縮減外商投資的准入限制,推動一般製造業領域全面開放,越來越多外資主動投向先進製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今年1-5月,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2.9%,製造業是外商投資的重點領域。
在丁長發看來,資本是逐利而居的,要留住外資或吸引外資投資中國,就要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改善國內營商環境,以及在政策上消除阻礙外資投資製造業等的相關障礙。「外資對穩定國內經濟增長、促進就業等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國需要在穩外資上持續發力。」丁長發說。
「下一步,將擴大製造業高水平開放,積極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姚珺說,一是支持外資加大在華投資,鼓勵外資投向先進製造、高新技術等領域,運用部省聯動服務保障機制,全力支持重點外資項目加快落地。二是鼓勵國內企業加強國際合作,做優做精一批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項目,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三是推動構建製造業合作夥伴關係,為製造業開放合作搭建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