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28日
廣清城際花都站,「清城-花都-白雲機場北」貫通運營實現城際與地鐵快速換乘。
花都區空鐵大道項目,總投資為56.3億元,計劃於2025年完工。
空鐵大道沿線規劃圖。
空鐵大道實現主線快速化。
7月28日,廣州市花都區舉行2022年「空鐵新機遇 廣州增長極」招商大會。作為灣區唯一的世界級空鐵樞紐,花都對外便捷連通全球,對內深入輻射全國,正通過城際、地鐵以及快速路加快兌現「一小時直通灣區,半小時瞬達市中心」的藍圖。
花都交通優勢帶來的「頂流量」優勢正在不斷深化,進一步助推了花都建設優質營商環境。借「機」騰飛,趁熱打「鐵」,從空鐵雙樞紐建設到產業集群發展,花都正式進入全面爆發期,交出了一份來之不易、引以為豪的花都「答卷」。賴小青
空鐵融合新格局 打造灣區北部發展新增長極
拉動高質量發展,花都樞紐先引流。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口口相傳的樸素話語放到現在仍不過時。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粵港澳大灣區有着超大規模的內需市場,擴大內需是進一步激發經濟活力的必然選擇。而正在不斷修築的條條軌道無疑是聯通這個世界級城市群的不竭動脈,最後形成拉動經濟增長的強勁動能。
新白廣城際鐵路鏈通珠三角地區,空側專用/空路雙側軌道2條捷運以「雙專線」高效直連白雲機場和廣州北兩大樞紐,實現「上天入地」增速,既帶動了粵港澳大灣區的進一步融合,又銜接了大灣區西岸先進製造帶與東岸科創走廊。
新白廣城際,又稱穗莞深北延段。穗莞深城際鐵路位於粵港澳大灣區腹地,銜接廣州、東莞、深圳三市,是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網主軸,是加快粵港澳跨境深度合作、實現大灣區深度融合的重要交通基礎設施。新白廣城際南段項目的起點為白雲機場T2站,終點為新塘站。正線長度57.4公里,其中地下線5.0公里,山嶺隧道段2.4公里,路基段2.4公里,高架線47.62公里。線路共設車站10座,在竹料站與廣州地鐵十四號線換乘,在馬頭莊站與廣州地鐵十四號線知識城支線換乘,在鎮龍站與地鐵知識城支線、二十一號線換乘。
空鐵智能專線沿雅瑤路在地上運行,採用智軌模式,途中設置創智站、國光廣站、空港中心站和U港站4個站點,覆蓋北站至機場沿線價值產業街區。而空側專用/空陸雙側軌道規劃為實現8分鐘便捷換乘,輻射範圍擴大,充分發揮空側專用軌道客流引導作用。
北部三大樞紐群 帶來灣區「頂級流量」
起勢廣州北,花都正騰飛。
新時期,廣州北部三大樞紐群互聯互通,齊齊發力,實現流量交匯,將帶來粵港澳大灣區「頂級流量。這三大樞紐群分別是客運樞紐群廣州北站,貨運樞紐群大田站和集客運貨運於一身的樞紐群白雲機場。三大樞紐群規劃年客運吞吐量1.8億人次,規劃年貨物吞吐量3000萬噸,廣州北站與白雲機場間建立8條客運軌道聯繫,貨運互聯主要依託京廣鐵路,目前三大樞紐地區已形成7條高速及3條快速的便捷聯系。
正式印發的《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中提到,航空方面,規劃提出高水平打造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鐵路方面,高水平構建四通八達的世界級鐵路樞紐。
對外,花都作為灣區最大的世界級空鐵聯運樞紐,是廣州接觸世界的第一站。對內,坐擁國內三大航空樞紐之一的白雲國際機場和大型交通客運樞紐廣州北站的花都,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世界級空鐵樞紐和交通門戶。
據民航局統計,白雲機場繼2020年吞吐量位居全國首位後,2021年繼續蟬聯全國最繁忙機場,旅客吞吐量(4025.70萬人次)和起降架次(36.25萬架次)均排國內四大上市機場第一。
預計到2030年,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1.4 億人次/年,再次刷新世界之最。日前,白雲國際機場正在全力加快三期擴建工程速度,距離完工更近一步,未來一旦建成,將擦亮花都國際空鐵樞紐品牌,整個花都的能級也將全面提升。
廣州北站作為廣州「五主四輔」客運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粵北進入大灣區第一站。目前已有廣清、廣佛環等多條在建城際鐵路,也是目前廣州市內唯一承接京廣鐵路和京廣高鐵兩條南北大動脈的站點。京廣線作為全國客貨流量最大的鐵路幹線,年旅客輸送量過億人次,貨運量近7000萬噸,再加上客流量超2億的京廣高鐵,廣州北站是當之無愧的大灣區北部門戶。在未來,廣州北站將進一步引入多條規劃高鐵。
花都計劃將建成世界級空鐵融合樞紐型的都會區,充分發揮「高鐵+機場」優勢,而這是廣州打造國際交通體系的關鍵一環。而面向新百年的超級航空綜合體,又將賦予花都重大發展新機遇。
空鐵聯動 交通聚流 全面賦能「雙樞紐+空鐵大道」
空鐵大道不僅是廣州北站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之間的快捷通道,同時是花都區外環連續交通中的南環和花都區「七橫八縱」主骨架路網中「一橫」,形成「魚骨型」路網,實現花都南部地區路網高效互聯。
據了解,新白廣城際鐵路建成通車後,從新塘站至白雲機場僅需20分鐘,作為珠三角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為促進珠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提升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對建設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具有重要意義。
花都串聯機場和鐵路樞紐的這2條空鐵聯運線路齊發力,聯運再增速,實現8分鐘空間極短化換乘,全覆蓋空鐵聯運腹地價值街區,並引入雙樞紐客流量,整體優化地區軌網帶動地區發展。
區域發展的本質就是流量的競爭。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匯聚這些最具經濟活力要素的樞紐節點和核心軸線才最有可能發展成城市的脊樑。白雲機場作為灣區的樞紐門戶和最大的空中「流量口」,圍繞它發展起來的空港經濟區即將成為未來「爆點」,而「空鐵聯運」的最大意義,在於快速、雙向地輸送客貨流量,進一步延展空港的經濟輻射半徑。高端要素的快速流動與高度聚集,正好暗合了「全球城市」和超級城市群的發展邏輯。
「雙樞紐+空鐵大道」的配置讓花都在廣州的國際化道路上牢牢佔據「C位」,構建以樞紐群為支撐的「灣區脊樑」,整合推動廣州北部都市圈發展。
融合發展模式促進產業變現增值,花都構築空鐵經濟示範區。
今年1月1日由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廣州市臨空經濟區條例》正式施行。而「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範區」被確立為廣州市「十四五」的重點發展平台。其中的「鐵」,直接指向廣州北部的軌道樞紐——廣州北站。結合廣州北站,「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範區」將更生動地演繹空鐵融合發展模式,更深刻地踐行「新空港經濟」理念——利用機場「向空而生」,再利用高鐵雙樞紐的優勢「趁熱打鐵」,將總部經濟、科技創新、特色展貿等功能吸引到空港區域,推動花都的整體發展。
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是目前世界上效率最高的貨物轉運中心,其高昂的運作成本決定了周邊依附它而生存的產業必定具備高端經濟的屬性。與此同時,國際航空樞紐作為連接世界的出入口,它磅礴的「流量」中存在着大量高端人才和高凈值人群。
縱觀世界各地,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英國希斯羅機場、上海虹橋機場……都因空鐵聯運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機遇,比如上海虹橋機場就是著名的空港經濟高地,商務、物流、貿易等一系列產業發展迅速。
可以預見的是,花都的「空鐵聯動」將形成無可比擬的優勢:將兌現超級流量帶來的巨大發展紅利,促進片區虹吸面向國際的現代服務業和高附加值技術產業,花都將成為新時期廣州發展的增長極,迎來屬於花都的「天時地利」。
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花都區的人口增幅在廣州市排名第二,從94.5萬增加至164.2萬,增幅73.8%,印證了花都建設超級樞紐帶來的機遇——常住人口呈現出較快增長的態勢。
規劃「1+3」產業功能體系
營商環境助力衝刺千億產業集群
超前規劃擎領產業聚集,一流營商環境助推,千億空港經濟圈從藍圖走向現實。
憑藉着龐大的客貨流量和覆蓋全球的通航網絡,世界各地航空樞紐的周邊地區都會吸引各類高端生產要素的集聚,形成新興的國際化門戶功能和產業聚集區。而花都的超級投資+頂級流量+超前規劃,對周邊片區進行整體戰略布局,規劃用地為聚合產業集群做準備,實現以產業建設驅動城市高端服務業的跨越性可持續大發展。
根據花都空鐵融合發展示範區規劃方案,其中提到塑造「1+3」的產業功能體系,即以科創智造、會展商貿和臨空消費3個創新商務型主導產業功能互相依託,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形成支撐閉環,最終聚合而成1個新城市中心綜合服務功能,包含智慧城市、國際社區、高標教育、城市商業、文娛休閒等城市服務功能。
廣州市花都區一直牢固樹立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的理念,緊緊圍繞「打造超一流營商環境」的目標,堅持以企業群眾需求為導向,早於2021年5月31日正式啟用新政務服務中心。花都區政務服務中心整合11個分散的區級服務大廳,開設服務窗口229個,可綜合辦理區內1902項行政許可事項和個人服務事項,打造集政務服務、公共服務、民生服務、政民互動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平台,實現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率100%,讓企業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只到一個窗」,徹底解決了企業群眾「多頭跑」的問題,助力打響花都「成就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品牌。
花都區政務服務中心實行「大廳統一叫號、前台綜合受理、後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事後統一評價」服務模式,讓群眾「進一門,去一窗,辦多事」。藉助電子證照、人臉核身、電子公章等技術應用,實現「免證辦」「容缺辦」「智能辦」「跨域辦」「自助辦」等五大特色辦理,大大提升了企業群眾辦事的便利度和幸福感,全力打造「精心、貼心、舒心、省心、熱心」的五「心」級政務服務。
花都區政務服務中心構建企業服務專區,打造企業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務平台。中心堅持以整體統籌、數據共享為核心,「一個專區」為抓手,「高聚合度」為着眼點,為企業的孕育期、准入期、提效期和衰退期提供「一站式」「主動式」「定製式」服務。一是為孕育期的企業當「保姆」,通過智慧導辦、專人代辦、併聯審批,服務市場主體加速「落地」。二是為准入期的企業當「助手」,通過一網聯辦、跨域通辦、精準導辦,推動市場主體「速進」。三是為提效期的企業當「參謀」,通過政銀合作、政策兌現等一體化服務,保障市場主體「快長」。四是為衰退期的企業當「醫生」,通過證照聯合註銷和清稅業務聯動辦理,促進市場主體「代謝」。用靠前服務暖企心、紓困解難提信心,營造「你投資、我服務、共發展」的良好氛圍。
有着優良營商氛圍作保障,在規劃方案中,花都一共規劃2500萬平方米產業空間載體滿足科創智造、會展商貿等臨空產業發展需求。其中,會展商貿佔地約350萬平方米,以滿足專業會展會議中心,保稅展貿及倉庫,展貿配套服務(商務、公寓、商貿配套)和樞紐商務、總部辦公的用地需求;科創智造佔地約2000萬平方米,用作創新型產業、科技辦公,先進製造業載體和時尚定製混合產業辦公;城市及商旅服務佔地150萬平方米,滿足零售商業消費、商旅服務和社區商業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