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億投資加持 空鐵雙引擎驅動
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30日
位於花都區的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粵港澳大灣區空鐵大道科創特色產業園。
重點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項目動工儀式。
人才房交鑰匙儀式。
7月28日,廣州市花都區舉行2022年「空鐵新機遇 北部增長極」招商大會。此次活動,花都區接連放出大招,率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空鐵金廊·樞紐客廳》發展規劃,推出「智匯花都十條」人才政策,並為花都區認定的30名高層次人才頒發證書,向首批重點企業(項目)的24名優秀人才交付人才房鑰匙,彰顯花都廣聚英才的信心與決心;以現場簽約、視頻連線等方式集中展示74個項目簽約、84個投資項目動竣工的實況,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元。立足灣區頂點,搶抓空鐵機遇,釋放廣州發展北部增長極的強大勢能!賴小青
雙樞紐+產業廊
國際空鐵樞紐新能級托起花都騰飛夢
招商大會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空鐵金廊·樞紐客廳》發展規劃,花都將舉全區之力提升國際空鐵樞紐能級,全面打造「雙樞紐+空鐵大道」產業金廊,強化與泛珠、西江經濟帶、東盟的聯繫,輻射帶動臨空經濟區,奮力建設廣州國家中心城市的航空都會區,加速成為廣州發展北部增長極。
據了解,空鐵雙樞紐沿線區域共81平方公里,近期可開發用地223公頃,已儲備地塊64.1公頃,可供重大項目快速落地。空鐵大道串聯起綠地空港中心、2025PARK、華南美都、國光工業園等產業園區,產業發展廊道集聚效益初現,吸引中國電建集團、中國電科集團、世界500強采埃孚集團、廣州北站中旅免稅綜合體、阿里巴巴新零售供應鏈、禾多科技、滴滴自動駕駛、馬瑞利、薛航集團等重大項目紛紛落戶,優質智造企業加速集聚,未來空鐵大道產業金廊將圍繞打造五大產業園區,撐起花都發展的脊樑。
北站西客廳瞄準中免保稅、頂級酒店、創展服務等業態發展;數字智造園聚焦光電器件、生物科技及智能終端類產業;航空服務芯致力發展臨空配套、電子商務、優品展示等產業;綠色科創島聚集公共服務類、軟件研發、科創孵化類產業;「U港」圍繞會展服務、都市休閒、臨空商務開展招商。
作為大灣區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廣州正加快白雲機場第三期擴建和一系列軌道交通工程建設,「軌道上的廣州都市圈」加速駛來。花都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唯一大型空鐵雙樞紐所在地,是廣州的北大門,是世界到達廣州的第一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的「世界之窗」「樞紐客廳」,目前正着力構建「空鐵一體化」,大力提升國際空鐵樞紐能級,推動T4航站樓、廣州北站至白雲國際機場空側專用軌道線加快建設,真正實現「到北站即到機場」,聚集人流、物流、資金流,竭力將「過客」變「留客」,變「人流」為「商流」。
路通財通產業通。近日,花都空鐵大道首期主線全部貫通,工程全長5.76公里,道路標準寬度50米,雙向八車道,設計車速60km/h,主線雙向六車道全線取消紅綠燈,實現通行快速化。空鐵大道作為串聯廣州北站與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的快速通道,直接將雙樞紐的通行時間壓縮至15分鐘,並將沿線廣花路、曙光路、鳳凰路、鏡湖大道、迎賓大道、106國道及規劃新花大道等骨幹道路串聯起來,形成「魚骨型」路網,實現花都南部地區路網高效互聯。空鐵大道串聯起北站商務區、廣州白雲國際機場、神山軌道交通裝配產業園等重點發展區域,是花都區外環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加速空鐵雙港融合和產業發展,助力打造廣州北部交通樞紐、經濟樞紐。
空港片區融入自貿區
聯動發展為花都臨空經濟助力
日前,《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總體方案》正式印發,毗鄰花都的廣州空港片區入選首批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的新機遇、新平台、新階段。隨着南沙海港和白雲機場(空港)的聯動發展、「花都港-南沙海港」外貿支線的開通運營,以及聯接廣州北站、南沙與珠海(澳門)的廣珠澳高鐵項目正式啟動,廣州將構建起南有海港、北有空港的世界級交通體系。
空鐵大道首期的正式開通,為實現全國最大吞吐量的機場和大灣區規劃規模最大的高鐵站相互聯運邁出重要步伐,賦能花都更好地承擔起「雙循環」發展格局中重要樞紐節點的責任,成為名副其實的灣區門戶、開放樞紐!
快簽約 快落地 快動工 快投產
兩千億投資為花都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本次活動,花都區簽約及動竣工項目共158個,預計投資總額超2000億元,本次集中簽約的74個重點項目以實體產業為主,涵蓋先進智造、半導體、數字經濟、新型顯示、大健康及美妝、現代物流和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其中不乏大灣區數字化供應鏈產業園項目、美團大灣區「菜籃子工程」項目、中鐵四局智慧創新總部等百億級項目,簽約項目總投資1463.5億元,預計產值2351.6億元。
本次集中動竣工的項目共84個,預計總投資655億元,本年度計劃投資86.4億元。其中,京東亞洲一號廣州花都項目一期、廣東粵電花都天然氣熱電有限公司2×400MW級燃氣-蒸汽熱電聯產項目、南航綜合培訓中心、化妝品總部聚集區(花都湖片區)、廣州中遠海運空運白雲機場倉儲項目等32個項目宣布竣工;東風日產智能數字化工廠項目、九龍湖「灣區·中旅世界」、中國電建大灣區科創中心基地項目、花都區中央商務區組團綜合開發地塊等52個項目正式開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花都區招商辦新接洽投資額1億元以上招商項目260個,同比增長126%;新簽約項目59個,同比增長103.4%;新註冊項目61個,同比增長79.4%;目前,花都的10項招商任務均快於上半年目標時序且各項指標同比正增長。
強政策 引人才
「智匯花都十條」助力構築人才樞紐
活動現場為首批重點企業(項目)的24名優秀人才交付人才房鑰匙,為花都區認定的30名高層次人才頒發證書,並同步發布了「智匯花都十條」人才政策,大力實施築巢引才、貼心育才、誠心愛才、真心暖才「四大工程」,着力構建「1+1+N」人才綜合保障體系,打出引進、培育、獎勵服務高層次人才的「組合拳」,高站位推動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加快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北部人才樞紐。
「1+1+N」人才綜合保障體系,第一個「1」是指《關於加快推進聚才行動的實施意見》;第二個「1」是指《花都區高層次人才認定辦法》;「N」是指《花都區人才住房實施操作細則》《花都引進優秀人才住房保障實施方案》《花都區人才綠卡暫行實施辦法》等N個助力優秀人才匯聚廣州花都、圓夢大灣區的利好政策。
「智匯花都十條」主要包括高層次人才住房保障、人才創新創業支持、花都傑出人才獎評選以及人才子女入學等十條利好措施。對高層次人才提供最高200平方米的人才住房免租和贈予、最高五折優惠購買人才住房、最高300萬元安家費等優惠措施;對在本區新設立的院士工作站給予總額500萬元資助,強化科研人才、青年人才、能工巧匠的培養,打造完備的人才發展生態體系;設置「人才貢獻獎勵」、創新創業領軍團隊獎勵等獎項,給予每人每年最高100萬元的人才貢獻獎勵,經認定的創新創業領軍團隊可申請50萬元資助,建立健全人才獎勵體系。
強服務 優環境
讓企業家在「保姆式」服務中舒心創業
花都區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構建親商愛商的創新創業環境,積極健全企業服務機制,秉持「成就企業家、厚待投資者、服務納稅人」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出台了《關於建立包容審慎監管機制支持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在全市首創印章「極速達」模式,首推「拍地即拿證」機制,全面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大力推進「承諾審批」「信用審批」「零證明事項」改革,社會投資簡易低風險項目數量、綜合信用指數、辦稅服務滿意度均位居全市前列。
只有精準高效優化營商生態,讓政務服務有效對接企業開辦、用地、融資、增資擴產等實際需求,用心用情幫企業辦好各類涉企事項,才能切實激發企業內生發展動力,讓企業家放心扎根。
花都在全市率先實現重點產業項目全程代辦,開創「保姆式」服務先例,專門成立了區重點項目建設服務中心,為企業提供專職無償幫辦服務。針對企業需求,將30多個部門80多項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梳理,繪製了全市首張項目報建流程圖。具體到每一個審批環節、責任部門及須由項目方負責的工作、資料等讓企業看得懂、辦得成事,確保一圖在手,辦事不愁。今年又出台了《花都區加快已簽約招商項目動竣工建設工作方案》,成立了「花都區促投資審批專班」重點調度,推動招商項目審批扁平化管理,逐宗制定掛賬銷號解決存在問題,促成容通大健康等項目動工建設。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具備全價值鏈的汽車企業。在全球暴發新冠疫情的嚴峻形勢下,花都區派出「暖企專員」為東風日產持續提供協助,今年4月初受疫情影響,東風日產上游供應商無法運出物資,產業鏈供應鏈受到巨大衝擊,花都區迅速協調為東風日產辦理了10張「廣東省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東風日產也成為全省第一家拿到通行證的企業。截至目前,花都區已協助東風日產累計申請辦理超過100張通行證,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產能穩定,東風日產取得了6月銷量91,867台、上半年銷量448,806台的亮眼成績。
作為廣州北部交通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聯繫、輻射內地的橋樑和紐帶,花都歷來是投資創業的熱土,具有突出的區位、產業、平台、空間和環境優勢。
接下來,花都區將繼續在探索優化營商環境改革上幹實事,以此次招商大會為契機,進一步敞開合作與開放的大門,加快構建全區「一盤棋招商」和「一條龍服務」招商新格局,強化產業鏈招商、平台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潛力大、成長性高的優質企業到花都投資發展,共同參與花都建設、感受花都速度、見證花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