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外圍環境將更差 財爺籲管理好風險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31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昨日,香港新聞博覽館舉行「香港回歸以來如何打造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及未來的發展」講座,邀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回顧及前瞻本港經濟發展。陳茂波預料,今年下半年外圍環境或較上半年還要差,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仍然比較差;但第二輪電子消費券的發放,將有助紓緩本港經濟。

港國際金融中心獲卓越發展

陳茂波表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獲得卓越發展,有賴於「一國兩制」的優勢。

他說,過去25年來,本港金融市場發展迅速,有不少內地公司來港上市,雖然期間經歷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聯繫匯率受到衝擊、2000年科網股泡沫爆破、2003年「沙士」疫情及2008年雷曼兄弟事件,但我們學懂了如何管理風險。此外,本港金融市場亦不斷改革,增加市場模式,激活金融市場,2018年至今已經有不少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

次輪消費券有助紓緩經濟

陳茂波指出,近月本港疫情受控及第二輪消費券即將發放,本港第二季經濟較上一季要好。但是,美國高通脹持續,有機會再有下一輪加息,加上俄烏戰爭影響,下半年外圍環境仍然欠佳。

展望未來,陳茂波認為,美國加息雖然不會令本港樓市出現急速下滑,但市民供樓負擔肯定要加重。國際經濟環境轉變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加上當中涉及地緣政治風險,因此尤其需要加強風險管理。因此,他本人領導的「跨金融管理機構小組」一直密切監察市場運作,若發現異常或大量沽空情況,就會停止相關交易。另外,本港亦要留意國際大趨勢,把握好創科發展,掌握新機遇,如近年興起的虛擬資產將會是大趨勢。

陳茂波表示,本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鼓勵內地企業走向國際,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他認為,本港未來還要關注氣候變化,企業要向綠色轉型,2050年前達成碳中和的目標。特區政府近年已推出不少綠色產品,如銀髮債券、通脹掛債券等。此外,他亦提到本港需要創造自身優勢,增加經濟增長誘因,才可以不斷吸引人才來港發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