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2年07月31日
鄂州市汀祖鎮磨石山。
【香港商報訊】記者吳超群報道:礦山生態修復是長江生態保護的重要內容。在湖北鄂州市,就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廢棄礦山。如何讓這些礦山復綠,是鄂州正在努力做的工作。近年來,隨着長江大保護工程的持續推進,鄂州長江兩岸10公里範圍內的礦山正從「千瘡百孔」變成「綠意盎然」。
在湖北鄂州市汀祖鎮磨石山,正在進行礦山修復市級驗收前的最後準備,未能成活的樹木將被移除並補栽。3年前,這座飽受開礦採石之苦的小山,山峰被削成了山谷,山頂滿是裸露的山體、碎裂的岩石,廢棄多年,植被依然無法生長,更威脅着山腳下的居民。
磨石山山體修復項目負責人劉焱平表示,我們來的時候,整個山體上岩石多得很,都破碎了,大的有兩三噸,基本是滑坡的(狀態),對下面(居民)、對生產作業都是比較危險的。
自2018年起,鄂州對全市長江幹流10公里範圍內的11處廢棄露天礦山,開展山體修復工作。
現在,磨石山南北坡近100畝的修復面積消除了隱患,長出了綠色。不遠處的小橋村李上灣採石場已經完成修復驗收,陡峭的岩壁上通過掛網灌漿的方式,已經長草復綠,曾經的礦坑則被利用起來做成了小水塘,成為野鴨的棲息地,生態恢復初見成效。
當前,鄂州11處廢棄露天礦山、43.52公頃礦區面積基本完成地質環境修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