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01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黃裕勇報道: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名師講堂昨日在廣州和香港兩地同步舉行,邀得多位重量級院士作主題分享,並與粵港澳青年展開交流。本次名師講堂是大灣區科學論壇回應《南沙方案》,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發揮平台優勢,促進粵港澳青年人才交流,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特色活動。
青年科技人才為新生力量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表示,推進大灣區粵港澳三地的科技創新,培育人才、涵養人才、聚集人才是關鍵,而青年科技人才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和新生力量。他又認為,只要粵港澳大灣區可以解決科研和應用的堵點,更好地促進科研和應用要素的流動,粵港澳之間巨大的協同潛力就可以進一步釋放,大灣區就可以更好地助力國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以「我國現階段青年的科學素質培養——創新」為主題發表演講,寄語青年人要具備「開拓、尊重事實、執追求、協作」的創新素質。他認為創新不僅停留在寫出高端的論文上,「發現加效益才叫真正的創新」。他強調,創新要從興趣出發,但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科研人應當具有使命感,將其發展為熱愛,最後形成自我的追求,將創新的想法落到實地。
「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之父、香港科學院院長盧煜明以「從無創基因檢測看產學研的挑戰與機遇」為主題,鼓勵青年要從讓千萬人受惠的問題中尋找科研目標,關注日常生活,從不同的事物中找共通性,注重學術與產業協同,謀求灣區內部合作,促進科研產業化落地,進而為人類生命健康謀福祉。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旭則強調基礎研究在產業發展中的關鍵作用,鼓勵青年利用粵港澳大灣區豐富資源,積極推動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產業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樊春海則鼓勵青年大膽探索學科融合的可能性,在前沿領域運用學科交融突破技術局限,尋找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