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港內地客消費模式變化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08日
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半年來,無論是香港人北上,還是內地客南來,旅客數目都明顯大幅增加。惟正如本港財爺陳茂波所言,漫長疫情期間,人們生活模式改變,港人減少了晚上外出和消費,同時北上消費明顯增加,內地客來港更傾向於文化深度遊,消費模式已經起了很大的變化。面對訪港旅客生活和消費模式的改變,本港需要更具特色和創意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活動、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開創新的消費增長點,吸引市民和旅客更多留港開心消費。
香港商報記者 姚一鶴 韓商
據香港旅發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6月訪港旅客累計人次達到1288.38萬,當中1011.07萬是內地客,佔訪港旅客的78%;相對於去年上半年香港仍處「封城」狀態,當時內地訪港客只有6.19萬人次,由於基數過低,故今年上半年訪港內地旅客人次按年勁升了162倍之多。無論如何,旅客數目大增,必定帶旺經濟,香港直接受惠。
內地客返來習慣已改變
自今年2月6日起,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後,內地客重新來港消費,香港零售業受惠顯著。例如,專賣化妝品的莎莎國際(178),今年4月至6月的營業額按年增加30.9%至10.47億元,其港澳地區同店銷售按年勁升69.6%。
港府統計處最新發表的食肆收益及購貨額臨時數字顯示,今年第二季,本港食肆總收益價值臨時估計為274億元,按年升24.3%。同期,食肆購貨總額的臨時估計為88億元,按年升19.5%。可見,本港食肆在恢復與內地正常通關後生意普遍回升。港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訪港旅客人數應會隨運力和接待能力恢復而進一步增加,食肆業務應在短期內繼續改善。訪港旅客人數增長、勞工市場改善和第二期消費券的發放,將對本地消費帶來支持。
訪客已到來,變化也不小。在港島天后開店的六六六六火鍋創辦人展小姐告訴本報記者,恢復通關後,店舖生意的確有明顯增長,內地客人比過往多了兩三成。但她又表示:「恢復通關後,內地客人普遍消費習慣有了改變。」
展小姐發現,內地客現在比較少去大眾主流的景點,反而更希望去本地人多光顧的餐廳,去發掘「本地味道」。她說,「我們餐廳主打是香港人熱愛的火鍋,以及一系列香港特有的火鍋配料,遊客們都會特地來嘗試特色風味的湯底。因此,在3月至7月這段時間裏,我們平均生意增長約5個百分點。我們預計生意額還會隨遊客人數增加逐漸回升。」
展小姐又透露,為吸引內地客人,該餐廳已開始邀請內地網紅拍攝宣傳片在內地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布,包括抖音、小紅書、微博、微信等,並計劃定期邀請不同人氣內地博主體驗及拍視頻作軟性宣傳,擴大內地市場對餐廳的認識及注意。
酒店業出租率仍待提升
除食肆生意有好轉外,本港酒店業亦走出谷底。五星級酒店品牌大酒店(045)日前公布第二季經營數據,旗下香港半島酒店收入按年升72%至4.72億元,出租率升24個百分點,平均房租6097元升76%,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升3.33倍(333%);雖然出租率尚只有44%,但已較去年同期增長20個百分點。
記者亦隨機查詢了香港幾家酒店目前的價格。以佐敦逸東酒店為例,疫情時酒店價格大概一晚僅400到500元之間,如今價格大漲近1000元,達1300至1400元,上漲幅度近兩倍。另一家紅磡的嘉里酒店,疫情時價格大概在1200元到1500元之間,如今則已漲到2600元到3000元之間,上漲了整整一倍。
當然,夏天是香港酒店的旺季,但房間出租率並未高至疫前的水平,這是目前不少酒店的苦痛之處。
開創新增長點吸客留港消費
日前,陳茂波撰寫網誌稱,香港經濟情況正逐步改善,主要由本地消費和訪港旅遊業推動,其中零售業已回復到2018年同期的逾八成半,食肆營業額亦預料可錄得明顯增長。
他表示,為加強推廣香港,吸引更多內地和海外朋友來港,港府先後推出「你好,香港」及「開心香港」等活動,帶動市民和旅客消費,對零售復蘇起到重要作用。他預料,訪港客人數隨運力和接待能力繼續恢復而進一步增加,經濟情況和前景改善應有利於本地需求,訪港旅遊業和私人消費將成為今年香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面對訪港客消費模式的改變,本港需要更具特色和創意的市場營銷策略和活動、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開創新的消費增長點,吸引大家更多留港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