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12日
港府表示,消費物價通脹第二季整體上維持溫和,第二季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上升1.7%。中通社
【香港商報訊】實習記者施宏燊、記者鄺偉軒報道: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香港第二季(Q2)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1.5%,與上周初公布的初值一樣,但增幅較首季的2.9%收窄1.4個百點;經季節性調整後按季比較,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更下跌1.3%。此外,考慮到2023年上半年經濟表現及出口受壓等因素,政府同時修訂全年經濟增長和基本通脹預測,最新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區間,由原先的3.5%至5.5%,調整至4%至5%;基本通脹率預測則由原先的2.5%下調至2%。
政府經濟顧問梁永勝稱,若香港全年經濟增長達至政府預測的上限(即5%)的話,屆時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將會處於略高於2019但仍略低於2018年的水平。當被問到當前外圍環境轉差時,港府為何仍然作出相對樂觀的經濟增長預測時,梁永勝回應稱,隨內地推出措施提振內需及消費,加上放寬調控房地產行業,均有助香港本地信心,預料未來數個月,香港的投資將會呈現,在比較基數影響下,下半年GDP若要升5.8%是有可能的。
港府表示,在訪港旅遊業和私人消費帶動下,香港經濟在第二季繼續復蘇,但復蘇勢頭在上一季強勁反彈的基礎上有所緩和。私人消費開支繼上一季同比實質大升13%後,在第二季增加8.2%。隨經濟復蘇,勞工市場第二季繼續改善,多個主要行業的失業率下跌,其餘行業失業率普遍維持在低水平。
下半年出口表現料改善
不過,由於外部的貨物需求疲弱,繼續為香港出口表現帶來巨大壓力,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二季下跌15.2%,跌幅較第一季的18.9%收窄3.6個百分點。被問到出口表現是否將有所改善時,梁永勝坦言「好極有限」,但相信出口可能已經見底,在低基數效應下,預計下半年出口表現可能會有所改善。
至於服務輸出繼上一季按年實質增長16.6%後,增幅在第二季加快22.9%;受惠於兩地通關後訪港旅客人次急升,旅遊服務輸出增長超過8倍,回復至疫情前48%的水平。
內部經濟方面,政府開支今年第二季下跌9.6%,梁永勝指原因在於政府逐步取消疫情期間的各項防疫措施。此外,政府推出多項鼓勵消費的措施,包括發放消費券和推出「開心香港」活動,加上勞工市場情況持續改善,為私人消費活動提供支持,私人消費開支在第二季增加8.2%。
惟按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計算的整體投資開支在第二季略微下降0.9%,梁永勝相信,出現上述現象,是因為在今年5月下旬,美國經濟數據顯示當地通脹持續,加上美國勞工市場數據仍未有較大改善,及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當時的言論,導致市場充斥對息口走勢的悲觀預測,因而導致營商信心大減,促使第二季的投資表現差過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