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盟倡沙頭角「升呢」

港深「共管」發展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12日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兼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陳勇(中)、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兼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主任黃冰芬(左)、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共同發起人梁海明(右)公布考察成果。 記者 崔俊良攝

▲250米長的中英街,寬3至4米,一邊是深管,一邊是港管,街道中間有6塊界石作邊界。有建議認為,應加快將中英街發展為「跨境消費示範區」。資料圖片

【香港商報訊】記者李銘欣報道: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副秘書長陳勇、總主任黃冰芬、共同發起人梁海明等一行13人,前日到深圳拜訪深圳市口岸辦、發改委等市政府有關部門,並赴鹽田區實地考察調研,了解港深融合發展情況及規劃。調研過程總結出沙頭角發展;通關便利化;推動「香港北部都會區」與「深港口岸經濟帶」合作發展三大方向。其中建議重建沙頭角口岸,把香港沙頭角和深圳沙頭角以「共管」方式發展,打造「跨境消費示範區」及「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

建議中英街發展「跨境消費示範區」

政府早前表示會進一步開放沙頭角邊界禁區,但不會開放中英街。黃冰芬認為目前的中英街非常落後,時光停留在80年代,以售賣普通的日常生活用品為主。她建議提高中英街售賣貨物品質,擴展免稅區域,吸引內地遊客,加快拓展品牌、美食、消費、電商、國際餐飲及民宿等,把中英街發展為「跨境消費示範區」。

黃冰芬又建議重建沙頭角口岸,香港沙頭角和深圳沙頭角以「共管」方式推動一體化發展。她說:「沙頭角有完善口岸,港府亦積極發展當區旅遊事業,開辦沙頭角碼頭來往荔枝窩的旅遊路線,建議開放旅行團讓內地遊客參與,具體如何執行及如何管理兩地沙頭角,應交由兩地政府研究,可規定香港或內地遊客不能透過沙頭角口岸過關,即港人進入後只可經港方出入口離開,內地人進入後也只能由深方出入口離開。目標是把沙頭角發展為『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逐步形成港深東部生態旅遊圈。」

港府應提高關口設備智能化

陳勇表示,新皇崗口岸預計於2026年落成,將採用「一地兩檢」,並加入多種科技、智能通關等元素,為配合內地便利化通關進展,他建議特區政府提高關口設備智能化,增加便利性。他又指澳門和珠海早已實行 「合作查驗,一次放行」,即一張證件卡,檢查一次,通兩個關。他建議將蓮塘口岸作為試點,在確保邊境安全下,提升效率、追求便利,將來希望能達到「無感過關」,即利用人臉識別等科技,直行直過。

他又透露,深圳正規劃設立直升機和遊艇關口,將來市民可以像去澳門般坐直升機往返深圳,乘坐遊艇的市民亦可以玩得更遠。

梁海明表示,分析香港多個主要社交媒體和討論區數據發現,過去一年香港平均每日有1786條關於深圳的信息和討論,第二位的北京只有834條,所以深圳是香港人最關注的內地城市;信息討論中99.6%對深圳持正面或中性態度,只有0.4%屬負面,證明港人很喜歡深圳;而信息來自最多的是中西區,第二是離島、第三是灣仔,之後是大埔及很多屬於北部都會區的市民,證明北都市民非常關心深圳。

梁海明指,推動「香港北部都會區」與「深港口岸經濟帶」合作發展,有利於探索如何更好利用兩種制度的優勢,在大灣區資金、人員、貨物、資訊流動和規則對接等方面發揮示範功能,亦有利於進一步消除大灣區城市群內部各類經濟要素跨境流動的障礙和隔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