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12日
地中海飲食有助減低患上糖尿病、心臟血管病的風險。
不少人認為糖尿病是老年人的疾病,然而近年數據發現,隨着生活環境、活動作息和飲食習慣的轉變,糖尿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向。記者邀請內分泌及糖尿科醫生黃卓力講解糖尿病的成因及如何由生活入手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疾病,它有多種成因,黃醫生解釋:「一型糖尿病由胰島素不足而致,由於免疫系統出現問題,攻擊胰臟細胞。二型糖尿病為胰島素抗阻情況嚴重,多為基因影響,病人多有家族病史,再加上環境因素,如缺少運動、肥胖問題等。除了胰島素抗阻或不足,其他成因如腸泌素分泌不正常、腎小管吸收糖分比較多等都有關係。此外,也有因為基因缺陷而造成的糖尿病,包括年輕人成年型糖尿病,會在25歲前發病。」早期糖尿病沒有徵狀,所以要及早篩查、及早醫治,通常有徵狀時,已經出現併發症及高血糖,黃醫生表示:「如果經常有口乾、突然暴瘦、食量變大,這些可能是血糖偏高或一型糖尿的徵狀,更嚴重的是酮酸中毒,全身不適,呼吸不暢順或肚痛。」如何預防糖尿病? 要預防糖尿病,離不開體重控制、飲食和運動。黃醫生表示:「曾經有大型的研究得出結果,注意飲食和運動,再加上減掉5%至10%的體重,效果會比吃藥更理想。此外,現時也有藥物幫助預防糖尿病,最常見的是甲福明(Metformin)。」 在飲食方面,要保持均衡和健康的飲食模式,如進行地中海式飲食,黃醫生建議:「地中海式飲食強調植物性食物,如蔬菜、豆類、堅果、種子、水果、穀物,還有魚、海鮮和乳製品等。食用油則以植物性油如橄欖油為佳。其他飲食模式如素食模式或低脂肪飲食模式也有幫助,低脂肪模式是指脂肪佔一天總熱量低於30%,低碳水化合物有助令血糖不會上升太多,減少發胖的機會。以特定進食次序有助減慢升糖速度,如先吃菜和肉,然後才吃碳水化合物,可以減慢吸收,從而減慢升糖速度。進食碳水化合物時,也不要一次吃大量,可以把總分量平均分配在一天的飲食中,減慢升糖的速度。如早餐40克碳水化合物,午餐或晚餐50至60克,中間有少量零食的分配。除了五穀類,包括飯、粉麵和麵包等,經常被忽略的是根莖類植物,包括薯仔、南瓜、番薯、蓮藕和粉葛等,都含有碳水化合物,這些食材常會用來煲湯,就算不連渣吃,碳水化合物也會溶於湯中,從而令血糖突然升高。吃水果也要注意分量,有皮的水果洗淨連皮吃,有膳食纖維可以減慢升糖速度。奶類製品也含碳水化合物,不宜一次過喝太多,如喝茶和咖啡加太多奶,也有機會影響升糖速度。」黃醫生並建議多運動,如能增加肌力量的阻力訓練更有幫助,他表示:「運動能增加肌肉胰島素敏感度,恒常做運動,令肌肉量增加,可提升基礎新陳代謝率,更易燃燒卡路里,便沒那麼容易變胖。長遠也能幫助心肺功能,減少心臟血管病,減低死亡率。」文:嘉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