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計會:無孩家庭成本港主流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16日

家計會昨天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夫婦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目及平均實際子女數目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家計會網頁圖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根據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家計會)昨天公布的「2022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的最新結果,本港夫婦的平均子女數目驟降至0.9名的歷史新低點,即使想生育的婦女的比率有所增加,無孩夫婦的比率仍較5年前增加超過一倍,取代了一孩家庭,成為本港的主流。家計會建議加強支援生育相關的服務及政策。

無孩夫婦5年增逾倍

家計會榮譽顧問暨研究小組委員會主席葉兆輝、家計會執行總監林慧翔及家計會統計及資訊科技經理陳慶燊在昨日新聞發布會上,發表這項全港性大型調查最新一次的研究結果。

家計會自1967年開始,每五年進行一次「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追蹤本港已婚夫婦及同居伴侶在家庭計劃及有關方面的趨勢。在2022年的調查,為該系列的第12次,於2022年9月至12月間,向1502名15至49歲已婚或現正同居的婦女,與其1052名配偶或伴侶進行調查。

根據是次調查的結果,於2022年沒有子女的女性比率,較五年前增加逾倍至43.2%,而有一名及兩名孩子的女性的比率,分別佔約四分之一(27.4%及25.2%),較五年前分別下跌約10個百分點。婦女的平均實際子女數目,延續過去數十年一直下降的趨勢,由過去的最低點的2012年1.2名,稍微回升至2017年的1.3名,再下跌至2022年的0.9名。據聯合國人口基金最新的年度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香港每名女性生育率僅0.8,是全球最低。

相對地,婦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由2002年往後的20年間,維持在約1.6名,而在2022年輕微下跌至1.5名,與平均實際子女數目的差距越來越闊。接近一半受訪者(女49.7%;男46.5%)視「二孩」為理想子女數目。以沒有子女為理想的受訪者比率,由2017年女性及男性均為約8%,激增約1.5倍,至2022年的約五分一(女22.7%;男20.1%)。相反地,以一名孩子為理想的受訪者的比率,過去數十年以來持續上升的趨勢止於2017年,由女性及男性在約32%的最高點,驟降至2022年女性的18.6%及男性的25%。

港人做愛次數減少

此外,受訪夫婦每月平均做愛3.1次,較2012年的4.3次及2017年的3.7次更低。對性生活感到滿意或很滿意的夫婦,由2017年的約七成,大幅減少至2022年的僅過半數,而感到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則由約2%增加至約11%。同樣地,對婚姻感到滿意或很滿意的夫婦,由2017年的約八成,減少超過10個百分點,至2022年的約七成;而感到不滿意或很不滿意的妻子及丈夫則分別由2017年的1.7%及0.9%,上升至2022年的5.9%及3.3%。

據調查,影響性生活的因素主要為「工作壓力」「與孩子同住一室」及「生活空間擠迫」。

12%女性曾尋求生育指導

調查還顯示,12%女性曾尋求生育指導服務,其中約半數曾尋求西醫診所(私家)和醫院、35%曾尋求中醫診所的相關服務。沒有尋求生育指導服務的女性,除了「不需要生育指導服務」及「沒有計劃生育」的大多數之外,主要的原因是「不了解這些服務」「不想用人工方法,希望自然懷孕」、「未能負擔費用」及「不知道哪裏有提供服務」。在全部女受訪者間,對輔助生育服務的憂慮包括「服務費用昂貴」「藥物或療程可能引起副作用」及「成功率低」等。

是次調查顯示,夫婦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目及平均實際子女數目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家計會除了呼籲社會各界協力締造一個家庭友善的社會環境之外,亦建議加強懷孕前、生育指導、其他性與生殖健康及生育相關的健康服務,為希望生育的夫婦提供方便並可負擔的服務。遲婚及遲生育可能是造成婦女未能達到生育目標的重要原因之一,家計會鼓勵打算生育的夫婦預早做好家庭計劃,以實現心中理想的生育目標。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