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3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16日
消委會測試的25款爽膚水產品。
【香港商報訊】記者唐信恒報道:消委會昨日表示,經測試市面上25款爽膚水產品,發現逾三成半樣本、即九款分別檢出一至四種致敏香料,其檢出量亦超出歐盟化妝品法規需要作出標示的上限。至於10款樣本檢出酒精(乙醇),當中三款樣本的酒精濃度高於10%,含量最高的一款更檢出34%酒精,使用高濃度酒精的產品有機會加速皮膚水分的流失,令皮膚變得乾燥,甚至增加致敏的風險。
超出歐盟標準上限
是次測試的25款樣本售價介乎69至470元,容量由100毫升至250毫升,即每毫升由0.35元至3.92元,價格相差逾10倍。
據測試發現,13款樣本未有檢出致敏香料及可致敏或有機會影響生殖系統的防腐劑,九款樣本則檢出六種被限制使用的致敏香料,包括芳樟醇、香茅醇、香葉醇,檯檬烯、苯甲醇和苯甲酸卡酯,全部檢出量均超出歐盟標準的上限(0.001%),需要標示該致敏成分;其中三款樣本並未有在包裝上標示含有關致敏物,相關產品資料和測試結果已交予海關跟進。此外,10款樣本檢出乙醇;六款樣本沒有以中文或英文標示詳細成分。
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建議,消費者在選擇護膚品包括爽膚水時應先了解產品成分,如果在使用爽膚水後皮膚有過敏反應,應考慮停止使用。如過敏情況持續,應諮詢皮膚科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