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劇《詠春》登陸羊城

現場座無虛席 5場門票售罄

版次:A08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19日

舞劇《詠春》。 張曦丹攝

◀主演常宏基(上)、張婭姝(下)接受採訪。 記者 何嘉敏攝

舞劇《詠春》。 張曦丹攝

【香港商報訊】記者何嘉敏報道:昨晚,深圳出品的舞劇《詠春》回到賦予其精神氣韻的嶺南大地,在廣州大劇院上演。當晚,觀眾慕名而來,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當天,記者在劇院大廳看到了很多「詠春」元素,散發濃濃的嶺南風味。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他是舞劇愛好者,今天特意為《詠春》而來,感受底蘊深厚的嶺南文化。8月18日至20日,舞劇《詠春》在廣州大劇院連演3日,5場門票已全部售罄,可見熱度之高。

展現兩個時代同頻共振

舞劇《詠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深圳歌劇舞劇院創排演出,該劇由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馮雙白擔任編劇,國內舞壇「雙子星」韓真、周莉亞共同執導。這是繼「爆款」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後,「舞壇雙子星」編導的最新力作。

舞劇《詠春》採用「雙故事線」,講述了一個致敬凡人英雄的故事。《詠春》創新性融合了國家級非遺與嶺南民俗文化,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詠春拳」「香雲紗」為題材與展現形式,將深圳元素賦予新創舞台劇中。「雙非遺、雙線索、雙場景」帶來兩個時代的同頻共振,是本劇最大亮點。舞台上,《詠春》劇組與電影《詠春》中葉問赴香港打拚的故事並行展現、無縫切換。《詠春》植根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歷程及人文風貌,緊扣時代脈搏、致敬在「英雄精神」感召下的平凡人的創造精神、奮鬥精神、團結精神和夢想精神。

用創新手法表達傳統文化

《詠春》男一號、葉問的飾演者常宏基在演出前接受媒體採訪,「我並不緊張,現在的心情其實更多是激動和興奮。我非常開心能帶着這70多場舞台上的經驗來到這裏,把最好的那一面展現給廣東、展現給廣州。」常宏基說。

在舞劇《詠春》中飾演導演及八卦掌掌門的張婭姝在接受採訪時說,「《詠春》其實是在用深圳創新的手法去表達傳統文化,我覺得這也許是我們以後可以去探索的方向。」

21點45分左右,當日演出結束後,謝幕環節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觀眾們集體起立,久久不願離去,掌聲伴隨着叫好聲連綿不絕,演員們更是多次返場、頻頻鞠躬致謝。

一位在場觀眾告訴記者,「太精彩了,感覺歡呼聲要掀翻屋頂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