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DP注水嚴重

版次:A04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22日

GDP反映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量,雖然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都接受了GDP的統計概念,但在具體GDP的統計方法上卻是千萬別的。比如,中國採用的GDP統計方法是「生產法」,即從供給方的角度來核實中國在生產領域所新增的財富規模;而美國採用的GDP統計方法是「支出法」,即從需求方角度把一切市場流通環節發生的交易與支付行為作為統計對象,累積之和便成了美國新增的財富。美國的所謂「支出法」非一成不變的統計方法,可根據自己需要做出調整。在最近30年裏,美國曾四次調整GDP統計方法。

越來越多經濟學家認為,美國每調整一次GDP統計方法,就為美國的GDP注水了一次,最近30年已注水了四次,且注水程度越來越嚴重。比如,在中國永遠不可被統計進GDP的毒品交易、販賣軍火、虛擬房租等奇怪項目,卻能成為美國GDP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專家指出,美國經濟嚴重脫實向虛,實體經濟佔美國經濟總量不到10%,而以金融業為主的虛擬經濟成分佔美經濟總量超過90%。

美GDP稱霸受惠美元霸權地位

美國GDP還能暫時稱霸全球,完全得益於美元所擁有的霸權地位。以中美兩國GDP數據比較為例,2021年中國GDP總量為17.7萬億美元,佔美國GDP規模比重超過77%。惟進入2022年美國通過加息措施拉升美元指數,以及全力開動印鈔機,使得2022年中國GDP規模折算成美元後只有18萬億元,佔美國GDP比重跌至71%。踏入2023年隨美元指數續拉升以及人民幣的貶值,今年上半年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重持續下降,中美的GDP差距越拉越大,美國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的地位似乎不可動搖。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國的加息措施是不可持續的,美元指數隨時有可能掉頭下跌,按美元匯率折算的中國GDP有可能大幅反彈從而更加接近美國GDP規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美國嚴重注水的GDP數據背後,卻是無法掩蓋的美國經濟所暴露出來的各種嚴重問題,美國的實體經濟規模與中國相距甚遠,中國趕超美國乃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事實上,許多國際機構對於美國GDP的注水成分早已心知肚明,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國際機構一方面希望中國的GDP統計方法與美國看齊;另一方面,這些國際機構創立了購買力平價統計方法,即按照中美兩國貨幣的實際購買力來計算兩國的GDP規模,從而得出結論,中國GDP規模早在2016年已超越美國,2022年美國的GDP只相當於中國的大約80%。對於中國人來說,即使撇開購買力平價統計方法來進行中美GDP比較,只要中國在今後十年左右都能保持4.5%的經濟增長,那最晚到2035年,按美元匯率折算的中國GDP超越美國將是毫無懸念!

顏安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