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抽驗港日食品 樣本全部合格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25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周偉立報道:日本政府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質疑和反對,昨日起單方面強行啟動福島核事故污染水排入大海,特區政府即日起禁止日本10個都縣水產進口。對於有意見擔心禁令不包括訪日旅客購買的手信,或會產生灰色地帶,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當局會密切留意情況,他不鼓勵市民購買有關都縣的水產做手信,但暫時無意修例。此外,根據漁護署每日公布的本地漁產品樣本輻射檢測結果顯示,由凌晨截至中午,50個樣本全部合格。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截至中午,六個日本進口食品樣本的輻射水平全部合格。
謝展寰: 收緊對日旅遊限制機會不大
謝展寰昨早在電台節目表示,預計本港收緊對日本的旅遊限制機會不大,會繼續與日本政府商討排放核污水事件,要確認安全可靠才會考慮放寬禁令,目前未有時間表。對於有意見擔心禁令未有規管訪日旅客,謝展寰表示,當局會密切留意情況,他不鼓勵市民買這些地方的水產做手信,但暫時無意修例。他又提到,食安中心一直有與海關合作監察網上有否售賣違禁食品,呼籲市民不要以身試法,在網上售賣已禁止進口水產。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陳凱欣亦在電台節目表示,目前政府禁令只涉及供應商及商業層面的進口產品,未有禁止旅客攜帶手信入境,可能有人利用灰色地帶,因此建議政府更新規管食物標籤的法例,要求進口食品有更清晰的標籤,包括要求列明有關產品的捕撈點及轉口加工地點等。即使禁令不包括手信等,她亦希望市民不要攜帶大量水產品回港。
在銅鑼灣一間日式百貨超級市場,如常將刺身、壽司上架,店員回覆查詢指昨日起已無入口相關都縣的水產,部分貼有「日本空運」貼紙的水產是在禁令生效前送到,目前三文魚和吞拿魚均分別來自挪威、克羅地亞,海膽就來自北海道,稍後會加上貨品來源地標示。有市民表示,會繼續留意當局公布的檢驗數據,為確保安全,期間會暫停食日本魚生;亦有市民批評日本排放核廢水是罔顧公眾安全,擔心若海洋受污染會影響其他國家的水產,不打算再吃刺身。
日式餐廳負責人盼當局提供津貼
日式餐廳負責人、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董陳強表示,由日本公布有關消息開始,旗下集團的餐廳生意已下跌三至四成,每晚光顧的客人數目只有一兩。他預計未來一星期,生意只會繼續下跌,暫時不會有好轉。他續說,集團已經採取開源節流的措施,包括不做午市、星期日不營業等。他希望當局考慮仿效疫情期間,向受影響的食肆提供津貼,亦希望當局公布更多數據及講解,讓市民對事件有更深入了解,令公眾對日本其他縣市的食品回復信心。
另一方面,東瀛遊執行董事禤國全在電台節目表示,公司前日報團的人數,較之前少約兩成,但相信屬短期「陣痛」,估計兩三星期後報團人數便會恢復正常。他表示,今年7月及8月由香港往日本的報團人數,已經追回2019年同期數字。而有關排放核污水的消息約半年前公布,但見到在今年9月至11月的已報團人數穩定,部分11月的「紅葉團」更已滿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