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建築與數位化

版次:A04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28日

氣候變遷、淨零碳排,是世界各國都關注的焦點。根據聯合國環境署2021年報告,建築物與結構物使用的能源為全世界的36%,能源使用產生的排碳量也佔了37%,比交通和工業都還多。換句話說,若缺少建築物端的配合,其他方面即使達到零碳排放,也僅只有六成效果。

簡單來說,建築物如果在設計階段就將耗能納入考量,如若建築物本身夠通風、不吸熱,建築物內的空調使用就可以降低,也可幫助減少未來使用時的能源使用。

世界各國也分別公布相關的零耗能建築政策。例如,歐盟2010年時所發出的建築能源效率指令便規定,2020年後所有新建物皆需達到近零耗能的標準,也就是建築物「消耗多少能源」,便須生產「等量的能源」。近來美國能源部「淨零能源商業建築倡議」也提出2025年商業類新建建築需達到零耗能標準。英國2019年則提出所有新建築均實現「建築零碳排」。日本方面,獨立住宅均2030年開始全部需要按照「零耗能住宅」標準建造。

現在全球也有不少零碳建築案例,但要真正落實零碳建築,第一步是導入數位監控系統。少了數位化,企業也無法計算碳排放量,導致無法提供完整的碳足。

英國切斯特大學金融科技及數據分析教授

梁港生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