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國立:及早布局新金融增盈利

建行上半年多賺3.4% 勝預期

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28日

田國立(左二)認為科技是推動新金融的引擎。

中國建設銀行(939)推動新金融發展提升盈利能力,在外圍環境波動的情況下,上半年仍然錄得佳績,純利按年增加3.36%至1673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率1.37%,同比下降0.03個百分點,超出市場預期,獲多間大行推薦。該行董事長田國立直言,新金融是推動業績穩中有進的引擎,慶幸及早布局新的地產發展模式,減少對地產開發貸的依重,免受內地房地產市場波動影響,建行的穩健發展收到很好效果。木子

內地銀行踏入中期業績發布季,率先放榜的建設銀行各項核心指標穩健均衡,表現出色。截至今年6月底,內地銀行業總資產按年增加10.5%至406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68%,撥備覆蓋率206.1%,資本充足率14.66%。建行數據保持同業較優水準,拉高平均綫,行長張金良坦言,該行各項關鍵指標高於監管要求,總體經營穩中有進,提質增效。其中資產總額增長10.6%至38.3萬億元,實現較快增長;不良貸款率1.37%,穩中有降;撥備覆蓋率244.5%,較去年底升近3個百分點,持續保持較高水準;資本充足率17.4%,風險抵補能力仍然充足。

數據拉高平均綫

建行上半年經營收入3881.6億元,按年微降0.44%,每股盈利0.67元,不派中期息。負債總額35.3萬億元,增幅11.3%,其中吸收存款27.63萬億元,增幅10.42%。資產回報率(ROA)0.92%,股本回報率(ROE)11.95%。銀行業整體表現平穩,但建行風險管控得當,經營效益領先,期內金融投資減值損失按年減少,信用減值損失954.2億元,同比下降7.6%,減值損失總額953.7億元,同時減7.8%,帶動業績向好。

下半年淨息差不受減息影響

受市場利率整體下行影響,建行上半年淨利息收入3121.9億元,同比下跌1.73%,但期內非利息淨收入則增加5.2%至759.7億元,其中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706億元,按年升0.5%。

至於銀行賺錢關鍵的指標淨息差,建行跟隨大環境同比下降30基點至1.79%,內地兩度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建行首席財務官生柳榮坦言,會對淨息差構成壓力,但該行貸款重新訂價集中在上半年,再加上存款利率下行也能大致相互扺消,因此該行下半年淨息差受影響相對較小。他強調,建行會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大收益率較高的零售信貸,努力減緩淨息差收窄的幅度。

6年前減開發貸 轉戰住房租賃

建行穩健的業績,某程度上也受惠於布局新金融的戰略。田國立直言,幾乎每項業績都和金融創新密切相關,近期內地房地產市場波動,建行一向依重該板塊,外間以為會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事實恰好相反,我們慶幸6年前就主動轉向新地產模式,減少對盈利最高、輕車熟路的地產開發及按揭貸款的依賴,挑戰最難的住房租賃市場,對穩健經營起到很好的效果。」

目前國家明確支持住房租賃市場,批准建行搞住房基金,「建行布局早,能夠更好把握政策機遇和市場紅利,下一步將繼續參與地產發展的新模式。」田國立直言,現時是收購房地產的最好時機,價格有折讓,保證租金能覆蓋利息,再通過REITs發回給市場,新地產模式將增強建行的盈利能力。

展望下半年,張金良表示,會繼續深化新金融行動,統籌平衡好五方面的關係,包括總量和結構、規模和效益、短期和長期、局部和全域,以及發展和安全的關係。具體會從提升經營收入,控制經營成本兩方面下功夫。穩住淨利息收入的基本盤,控制信用投放總量適度、節奏平穩,努力保持合理的淨息差水準。調整優化信貸結構,加快收益高的普惠金融及零售信貸的發展,鞏固零售信貸第一大行的地位。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