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5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28日
全球經濟不景,建行表現仍能優於同業,這與提早布局新金融戰略密不可分,董事長田國立直言,金融科技是推動該行高效發展的引擎,讓銀行有能力拓展大比重高收益的中小微群體,實現幾何級增長,煥發老牌銀行的青春,「普惠金融的增長速度是難以想像,數字令人震驚!」
宏觀大環境波動,傳統銀行業務舉步皆辛,在新金融行動下,建行相關數據卻令人眼前一亮,其中普惠貸款餘額從2017年底的4000億,大增6倍至今年6月底的2.86萬億,餘額佔比從3.4%上升到13.4%。新增佔比從7.6%上升到24.3%,而且不只量大,品質還非常可控,不良率從6年前的7%-8%大幅下降到了1.27%。
「這些數字我們也是比較震驚的!也看到銀行在這個市場的增長空間和前景!」田國立指出,普惠金融客戶群體規大,隨貸隨還,風險平穩可控,周期短而快,一般三五個月,最長也就一年多,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資產質量。
普惠貸款6年翻6倍
新金融潛力無限,在田國立看來,主要受惠於科技的力量,他直言,以往同業都在搶大客戶,佔市場主體逾九成的中小微群體較少人問津,「我們的長項是做大客戶,雖然也想服務中小企,但技術上做不到,現在全力推動金融科技,大數據的演算法令到服務能力提升,有能力照顧中小微群體!」他指出,過去都是當鋪思維,注重扺押,建行率先創新技術流評價方案,建立數字普惠的新模式,實現數據增信。
比如涉農的業務,田國立指出,過去建行對農村市場望而卻步,涉農貸款較弱,但近年藉助互聯網科技,通過「裕農通」APP,鋪設網點,在村委會設立終端,跟當地其他機構合作,大家相互支援,他強調,「裕農通」功能強大,存貸匯繳投都可以做到,甚至還可以幫村政府進行村務公開,目前建行有近40萬個服務點,現有農村客戶5800萬戶。
現時建行涉農貸款平均增速超過18%,截至今年6月底,餘額為3.6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8萬億元,翻了一番,增量和增速都處於歷史最高位。其中農戶生產經營貸款餘額3138億,較年初增長了54%。田國立強調,涉農貸款效益非常好,因為農民純樸,講究信用,建行通過大數據努力發掘農村的信用市場。
涉農業務效益好
金融科技的發展也讓建行有機會拓展龐大的政務市場,幫助政府建設數字政府,目前有逾半省份的智慧政務都是由建行承擔,註冊用戶2.6億,累計辦理超44億筆業務。田國立指出,建行全國4萬多個網點,已成為民眾身邊的政務大廳,ATM機除了存取錢,繳費,還可以開辦各種證明,甚至異地跨省辦理,未來想像空間非常大。他強調,雖然交易量不大,但積少成多,最重要是對拉動了機構和長尾客戶存款業務的快速增長。
現時建行有近1.6萬位的科技人員,年度科技投入232.9億元,公共技術服務日均調用量達到2200萬筆,平均日處理峰值超過1000億條。手機銀行使用者5.2億,上半年累計交易1.31億戶,同比增長了12%。田國立指出:「我們希望通過互聯網重塑老牌銀行,讓建行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