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08月31日
【香港商報訊】《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發布後,河套合作區「香港園區」(即「港深創新及科技園」)隨即在官網公布了第一期規劃和最新建設進展。昨日,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透露,這是特區政府首次對外界披露香港園區一期的詳細規劃,隨後也會就最新發展計劃的構想聆聽各方意見。
港深創新及科技園佔地面積87公頃,主要用於重點科研基地、高等教育、文化創意產業,超過五成的總樓面面積會用作科研用途;小部分亦會用作創新斗室、訪客住所、商業及配套設施。園區亦參考各地不同的綠色環保節能措施,研究引進相關措施可行性。
園區預計提供120萬平方米總樓面面積,供創新科技研發、高等教育及文化創意產業用途適當地靈活分配使用。同時,園區預留土地作其他商業、政府和社區配套設施用途。計劃將分為兩期發展,第一期發展河套西地區、第二期發展河套東地區。每期大致分為三個批次,預計將建設67座建築。當局的願景是,建成後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將會成為匯聚世界頂尖的創科人才的本港歷來最大創科平台。
第一期發展河套西
根據園區規劃,第一期會在河套地區西面發展,總樓面面積預計約54萬平方米、共31座樓宇。當中,第一批次發展,包括4座濕實驗室大樓。濕實驗室對樓宇的樓底及承重要求較一般樓宇和乾實驗室/辦公室高,並須提供特殊設備,例如排氣管槽、實驗室氣體/純水/真空供應、高規格的電力負荷要求、廢水處理、通風系統、消防設備等。
第一批次發展亦包括共用管槽及區域供冷系統,以及日後將覆蓋整個園區的網絡設施及網絡安全系統等。由於園區屬新發展,第一批次發展同時須建設該範圍的共用空間及設施,包括樓宇之間的平台建設、自動行人道、扶手電梯/升降機、照明系統、休憩空間及綠化設施等。
同時,創科園公司將採用「組裝合成」建築興建創新斗室,並會建設多種智能及環保設施,包括區域供冷系統作環保節能,以及共用管槽(水管、電纜及通訊電纜等公用設施)以減少地面開挖次數。為鼓勵使用電動車,減少由傳統車輛排放的溫室氣體,創科園公司會在停車位配備電動車充電裝置、建設單車徑及停泊位以共享單車。園區亦會引進智能設施,包括無人商店、自動泊車系統、無人駕駛系統、智能水表、電表等,展現智能設計。
第二期發展河套東
第二期則會在河套地區東面發展,總樓面面積預計約為66萬平方米,共36座樓宇。樓面面積預計分配主要用作重點科研基地、高等教育、文化創意產業,超過五成的總樓面面積會用作科研用途,小部分亦會用作創新斗室、訪客住所、商業及配套設施。
據了解,第一批次創科園發展已經展開,共8座樓宇,預期可於2024至2027年期間分階段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