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抓賽道新機遇 鍛造發展新引擎
版次:A10来源:香港商报 2023年12月08日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線。
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一路高歌猛進。今年1—10月,全球新能源汽車共售出1120萬輛,同比增長41%。其中,中國佔據了世界市場的62%。同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
作為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和製造業基地,重慶已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版圖上佔得一席高地。今年前三季度,重慶新能源汽車產量達24.97萬輛。為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重慶着力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並將渝西地區作為產業發展的「頂樑柱」。
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江匯流的合川,位於渝西北,是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產業示範基地。今年以來,重慶市首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落戶合川,合川依託產業園布局100多家零部件龍頭企業,成為長安、賽力斯、長城、比亞迪、吉利等品牌整車企業的重要配套基地。一座有底蘊、有活力、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新城,閃耀於三江之畔。
文/蔣曦 圖/除署名外,由合川區委宣傳部提供。
渝西發力合川搶先
「雙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車後續高增長趨勢已成定局。重慶,聚力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萬億級主導產業集群,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兩年翻倍增長,新能源汽車的「大小三電」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等核心系統及關鍵部件的本地化取得長足進步,已建成西部地區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體系。
在重慶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目標中,渝西地區充當着極其重要的「角色」。今年4月份,重慶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渝西地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倍增行動計劃(2023-2027年)》明確提出,渝西地區成為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的「頂樑柱」。具體到渝西每個區,各有側重。對合川而言,則是優先發展電驅、電制動、車路網聯、車身、內外飾等總成。
合川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優勢十足。交通便捷區位優,合川是中歐班列(重慶)入渝第一站、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素有「重慶北大門」之稱。3條鐵路、7條高速縱橫交錯,距離重慶江北機場、寸灘港等交通樞紐以及長安、賽力斯兩個整車廠,車程均在40分鐘左右。產業興旺前景好。合川汽車零部件產業基礎較好,先後獲評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產業示範基地、重慶市級特色產業示範基地(汽摩)等。
渝西發力,合川搶先。去年底,重慶將合川區納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園創建名單。今年以來,合川區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迭代升級。合川成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任雙組長的工作專班,下設綜合辦公室、零部件招商、落地服務3個工作小組,高效推動專班運行。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為此,合川積極參加2023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度論壇,與電動汽車百人會建立合作關係;積極對接重慶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重慶理工大學車輛工程學院等汽車專業相關院系,在招商研判、智庫參謀、以才引才、為企賦能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多措並舉構建起合川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智庫。
同時,為最大限度利用原有產業優勢向新能源領域轉型升級,合川全面梳理區內101家存量汽車零部件企業產品種類和銷售渠道,因地制宜出台系列政策,成功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市級「專精特新」企業40家。全面梳理長安、賽力斯等整車企業零部件配套體系,引導區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定向轉型升級產品種類。
強勁舉措,成效明顯。今年1-9月,合川全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實現規上產值8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1.3%,佔全區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為23.33%;新簽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31個,協議引資210億元,達產後年產值約226億,年稅收約6.8億。
園區引領產業興旺
今年5月,重慶市首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落戶合川,成為合川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的一張靚麗名片。合川制定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方案》,規劃產業園建設面積10.6平方公里,確定電驅動、電制動、車路網聯、輕量化材料、汽車內外飾和汽車後市場服務「5+1」產業體系,明確到2027年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數量達到150家、產值達到500億元的目標。
規劃的出台,讓合川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有了「指示牌」。為此,合川進一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以天頂組團為主中心,南溪組團和草街組團為副中心的「一主兩副」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空間結構;開展國土規劃清理和可用廠房統計,利用現有空置廠房打造合川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制定產業政策方面,合川初步擬定了《合川區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謀劃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基金籌建工作,對合川區投資、科技、人才、金融等鼓勵支持政策進行梳理匯總,形成惠企「政策包」,確保政策紅利應享盡享。
打造產業名片,合川僅用50天時間高標準建成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展示中心,展示重慶市及合川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體系、合川區智能網聯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情況、整車實物及內部零部件掃描場景、工業互聯網智能化解決方案、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實物等內容,重點突出合川區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特色,着力將其打造成為對外展示交流的重要載體和「窗口」。
下好「先手棋」,取得新成效。產業園先後獲評為「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轉型升級示範開發區」「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產業示範基地」「成渝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範園區」「重慶市汽摩特色產業示範基地」「重慶市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園區」「重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2023年1-9月,產業園新簽約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23個,協議引資210億元,儲備在談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76個,總投資373.7億元。
如今,走入產業園,一批批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展現出蓬勃活力。在汽車內飾生產現場,在汽車電機配件生產現場……來來往往的工人們,勾勒出合川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新畫卷。
產業的發展,讓合川受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青睞,實現項目資金流的匯集。今年1-10月,合川已簽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項目31個,協議引資210億元;重點在談項目70個,在談金額247.5億元。招商引資,成為推動合川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解讀招商引資的合川經驗,「精準」是關鍵詞。合川創新招商模式,細分北京、浙江福建、上海江蘇、機動、廣東、成渝六個招商小組,分區域、分階段開展零部件企業招引工作,聚焦「多渠道」精準發力。同時,合川圍繞長安、賽力斯等本地整車企業和一二級配套企業,按照「從整車找總成,以總成找部件」的思路,對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圖譜,全面梳理各鏈條上下游產品和企業發展情況,建立完善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目標企業庫和項目數據庫。
招商過程中,合川積極謀劃高頻率外出招商,深化細化招商路徑,開啟高規格、高頻次、高標準招商行動,積極藉助專業峰會、招商中介、行業顧問等第三方力量,建立廣泛嚴密的招商網絡,形成招商優勢資源互補,全方位、全地域、全天候考察對接項目,並緊盯長三角、大灣區等地區的優秀項目資源。
在項目落地上,合川堅持落地項目專班服務機制,重點項目由區委書記、區長領頭推進,打造企業「招落建投」全生命周期服務品牌,從項目簽約起算審批時限原則不超過90天,驗收辦證不超過10天。圍繞要素保障、審批辦證、落地建設等環節提供全方位服務,合川對落戶企業實行「一企一專員」定期上門服務、排憂解難,全心傾聽、全力協調、全面推進項目落地建設,相關項目審批時限較以往的正常審批時限進一步壓縮60%,服務效率顯著提升。
今年7月,合川舉行了以「投資合川·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3年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招商引資集中簽約活動。活動集中簽約重大招商項目23個,正式合同投資額210億元,涵蓋汽車零部件內外飾、車身輕量化、車路網聯、電驅、電制動以及汽車後市場服務等項目。簽約現場,企業代表們紛紛表示,將積極整合相關優勢資源,加快推動項目實施,為合川區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聚集高地,重慶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橋頭堡」作出貢獻。
下一步,合川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加快推動零部件產業向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聚焦電驅動系統、電制動系統、輕量化材料、汽車內外飾、充換電設備等5個重點領域開展招商引資,打造集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研發、生產、供應、汽車後市場服務等協同發展的完備產業鏈。
目前,合川已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10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68家,佔規模企業總數比重達25.3%。合川區正錨定「5年6百億」奮鬥目標,用好重慶市首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的金字招牌,助力重慶打造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一座崛起的產業新城,也正不斷展現其充滿底蘊、活力和前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