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2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3月08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葉家亨報道: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昨日公布一項有關食物中的碘含量風險評估研究結果,顯示本港市面出售的多種食物均含有碘。市民應保持健康均衡飲食,在膳食中加入碘含量豐富的食物,包括藻類(如海帶)、海鮮(如魚和蝦)、蛋類、奶類及其製品,以符合世界衛生組織的每日碘攝入量建議。中心提醒患病或有甲狀腺問題的市民,應就碘攝入量諮詢醫護人員意見。
中心2023年年底,從零售層面收集了共296個預先包裝和非預先包裝食物樣本,進行碘含量測定。研究結果顯示,各食物樣本的碘含量介乎未檢出(即每100克少於0.2微克)至每100克含220000微克不等。
純藻類食品含量最高
其中,幾乎全部純藻類食品每100克均含超過600微克的碘,平均值為各食物類別中最高;其次為水生動物(魚類除外)及其製品,有大約一半食品每100克含超過200微克的碘。按每100克食物計算,平均碘含量最高的五項食品分別為乾海帶(180000微克)、乾紫菜(4000微克)、蟹乾小食(1700微克)、海苔小食(1600微克)及海苔飯素(980微克)。
發言人指出,衛生署的碘質水平調查和2020至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的結果顯示,6至12歲學齡兒童、15至34歲年輕人士、15至44歲育齡婦女,以及有服用含碘補充劑的孕婦和授乳婦女的碘攝取量足夠。不過,沒有服用含碘補充劑的孕婦和授乳婦女,以及15至84歲的人口整體上的碘攝取量不足,屬輕度缺碘。
碘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對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和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十分重要。碘攝取量不足或過多均會影響甲狀腺功能,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根據世衛的建議,6至12歲兒童的每日碘攝取量應為120微克,青少年及成年人應為150微克,孕婦或授乳婦女則應為250微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