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慶陽:繪就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嶄新篇章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

版次:A04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3月08日

全國人大代表、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慶陽市委書記黃澤元就如何推進「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加快「東數西算」工程、建設能源化工基地接受香港商報記者專訪。

黃澤元表示,慶陽是光榮的革命老區,素有「隴東糧倉」美譽,也是正在打造的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和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樞紐節點,發展勢頭強勁,未來前景可期。我們將按照「挑大樑、作標杆」定位要求,搶抓機遇、乘勢而上,聚焦發展、攻堅突破,興利除弊、安民富民,努力走出一條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路。

陳文智

「三元雙向」引領農業新變革

香港商報:「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的提出,可謂是慶陽市農業的一場革命,請問目前全市「三元雙向」循環農業發展格局是否已經形成,下一步將如何具體實施?

黃澤元:深化農村改革是今年一號文件的重點,貫穿鄉村全面振興全過程。慶陽市立足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發展實際,創新實踐了以種植業為基礎、養殖業為牽引、菌業為紐帶、農業廢棄物為資源相互轉化利用、雙向閉合循環的「三元雙向」循環農業模式,為慶陽農村工作特別是農業產業發展帶來革命性變革和系統性轉變,實現了從靠天吃飯的資源依賴型向靠科技支撐的要素替代型轉變,從「長啥種啥」的自然經濟向「啥好種啥」的市場經濟轉變,從損害環境的生態破壞型向資源循環利用的環境友好型轉變,從分散的粗放式生產向集約的標準化生產轉變,從種養兩元結構向種養菌「三元雙向」循環結構轉變,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典型案例和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探索,這一模式有力促進了慶陽農業農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一是推動農業增速加快。去年全市一產增加值增長6.6%、創多年新高,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實現兩位數增長,達到14.6%。二是推動產業結構優化。主導產業規模持續擴大,食用菌產量逐年翻倍增長,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大幅提升,種養循環向種養菌循環轉變加速推進。三是推動質量效益提升。全產業鏈產值突破500億元,2家龍頭企業首次進入全省民營企業百強,「慶陽蘋果」「環縣羊羔肉」榮登國家地理標誌品牌百強榜。四是推動農村活力迸發。科技創新驅動更加強勁,一大批農業科技人員活躍田間地頭,一大批設施農業項目落地,農文旅「百千萬」工程強力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富美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下一步,我們將以創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統攬,堅持以農業現代化方向補短板、延鏈條、提質效,強化新時代「隴東糧倉」地位。一是擴規模。就是既「擴面」又「擴量」,「擴面」就是把農業綠色發展理念、發展模式擴展到農業農村各領域各環節。「擴量」就是提高農產品產量和產出率,實施「牛羊豬雞果菜菌藥」八大優勢特色產業擴量行動,將資源優勢最大限度轉化為規模優勢。二是提質量。通過規模化種養、機械化生產、科技化運用,不斷提高農業生產勞動效率和經濟效益。通過農業廢棄物綜合轉化利用減少面源污染、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兩減一改」提高生態效益。通過加大科技投入、改善農業設施、推進要素替代,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三是補短板。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設施農業、水利配套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區域冷鏈物流中心和農產品精深加工園區,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依託龍頭企業和科研機構,加強科技創新政策扶持,積極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探索新模式,補齊農業科技創新短板。四是強循環。做實區域大循環,堅持全市一盤棋,破除縣域壁壘,推動資源在市域內循環利用,避免產業同質化競爭。做實產業中循環,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招引一批有實力的企業從事農業廢棄物收儲加工。做實農戶微循環,鼓勵農戶以多種方式參與到「三元雙向」循環農業體系中來,增加農民收入。五是創品牌。堅決摒棄各自為政、亂創品牌的做法,實施品牌提升帶動戰略,加大品牌整合力度,集中力量打響「慶陽蘋果果真好」區域品牌,聚力打造「環縣羊羔肉」「聖越肉雞」「正大生豬」「慶陽早勝牛」「慶陽黃花菜」等農產品品牌,總結推廣「三元雙向」循環農業工作經驗,提升慶陽農業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

「能源新都」開啟慶陽新征程

香港商報:慶陽能源資源富集,開發前景廣闊,近年來,當地也在加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着力打造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請問具體實施中,採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黃澤元:慶陽是陝甘寧能源「金三角」規劃重點區域,能源資源可開發量整體位居全國前列,而且傳統能源和新能源高度耦合,是正在建設的隴東能源化工基地主戰場。

近年來,我們統籌傳統產業升級轉型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不斷壯大產業規模、提升發展質效。一是擴容增量,支持油田企業加快發展,油氣當量突破千萬噸,爭取擴增煤炭產能,在建建成煤炭產能3700萬噸,石油、煤炭兩大產業支柱作用更加明顯。二是強鏈補鏈,強力實施「引大引強引頭部」行動,隴電入魯、正寧調峰煤電、氣化慶陽等重點項目加快推進,同欣科技、寰泰、宏大化工等一大批化工產業項目順利實施,以風電光電為主的新能源項目全面提升,帶動易事特、中納儲能、浙江天能、杭州鏈景、中航科工等一批裝備製造產業落地,能化全產業鏈體系加速構建。三是夯基固本,積極爭取隴東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加快平慶鐵路、長慶橋至西峰貨運鐵路建設,2024年8個工業集中區整體晉升為省級開發區,能源資源開發支撐保障和整體承載能力大幅提升。四是優服創安,堅持把營商環境建設長遠之計、根本大計牢牢抓在手上,持續升溫加力。建立市級領導包抓責任制,全方位全過程協調服務。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緊盯重點礦井、危化運輸、廢物處置等行業領域加強隱患排查整治,以良好環境保障生產、護航發展。

下一步,我們將以隴東綜合能源化工基地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為契機,抓緊用好國家和省上支持政策,硬支撐和軟環境一體打造,全鏈條、上下游協同發力,持續提產能、擴規模、延鏈條,讓「壓艙石」分量更足、地位更強。穩增石油產能,發揮長慶、慶化等油田企業引領作用,帶動原油增產、煉化提升、化工上下游全產業鏈發展。擴增煤炭產能,發展煤炭開採、煤炭儲運、煤電建材等產業鏈,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取得突破。大增天然氣產能,在加快同欣、宏大等項目建設進度的同時招引更多產業項目落地,帶動擴大天然氣綜合利用規模。新增以風電、光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布局氫能電池、新能源製氫、綠色甲醇等新能源產業鏈,加快建設隴東千萬噸級石油生產基地、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百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基地、千萬千瓦級綠色智慧綜合能源基地。

「數字經濟」助力老區新發展

香港商報:2022年,「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啟動,開啟了我國算力資源全國範圍跨區域統籌布局的新篇章。慶陽作為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之一,正在打造東數西算樞紐地,請問目前取得成效如何?下一步將採取哪些措施?

黃澤元:數字經濟作為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是新質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典型業態。「東數西算」這一國家重要戰略工程落地慶陽,使得慶陽具備了變道超車、引領發展的可能。

三年多來,我們全力以赴建園區,批覆設立佔地1.7萬畝的產業園區,統籌推進總投資77.2億元的園區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承載能力逐年提升。齊心協力抓招商,建立了「政府定期調度、全員參與招商、嚴格獎優罰劣」等機制,全國一大半人工智能頭部企業落地慶陽,累計對接數字經濟企業4171戶、簽約1048戶、在慶註冊公司357戶。錨定目標興產業,堅持以「算」夯基、以「網」聚能、以「數」賦智,慶陽集群算力規模從去年初5千P快速突破5萬P,增速、增量和智算佔比位居全國前列。謀劃布局AI+低空經濟、協同發展AI+智能製造,發起成立「人工智能+中醫藥」產業聯盟,全面推進「數盾」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全域數字化轉型,構建了算力應用+大模型+芯片製造的上下游生態。不遺餘力強保障,構建了「40+61+28」產業扶持政策體系,通過綠電聚合等模式降低用電成本,着力破解產業發展人才困境,完善高效的要素保障正在轉化成為絕對競爭優勢。

下一步,我們將緊盯國家數字經濟最新政策導向,錨定建設「全國AI算力高地、AI標杆城市、AI產業基地」3大目標,盯住今年算力規模達到10萬P硬任務,推動產業園區、綠色數據中心、網絡鏈路等加快建設,加大數字經濟招商,強化電力供應保障,下大力氣發展智能製造、軟件、電子信息、低空經濟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衍生產業、賦能產業,因地制宜發展人工智能、新型儲能、生物醫藥等未來產業,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農業、文旅、教育、醫療等重點產業、行業的深度融合,使數字經濟貢獻更多產值、稅收、就業,推動慶陽革命老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