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3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3月08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郭美勤、黃凌媛報道: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梅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贛港澳交流邁入新階段,江西打造推出一批港澳青少年品牌研學線路及產品正當其時。
梅亦表示,江西自古就有「物華天寶 人傑地靈」之美譽,是廣大港澳青少年學子了解中國歷史、感悟中華文明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江西與港澳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通,東江水源從江西安遠三百山奔湧而出,成為港澳居民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水」。全省共有8座機場,是全國首個所有設區市通時速350公里高鐵的省份,80%以上的縣(市)通了兩條以上高速公路。近年來,江西不斷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互通互動,特別是隨着贛深高鐵的開通,贛港澳三地合作交流駛入了「快車道」。
梅亦表示,目前香港教育局發布的「公民科」內地考察26個行程中,短線行程以大灣區為目的地,長線行程包括上海、重慶、福建、湖南等七個省份,江西僅有安遠三百山「飲水思源」一個主題納入「公民科」考察範圍。因此,她建議支持江西與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對接,把江西全域作為「公民科」考察範圍。
此外,她還建議文旅部強化省域聯動、區域互動,推動江西與周邊省份、粵港澳大灣區等資源串聯成線,發揮江西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推出一批跨區互通的研學線路產品;建議文旅部、教育部等部門在贛港澳研學旅行業態培育、人才培養等方面予以精心指導,將贛港澳青少年研學線路產品作為全國研學重點品牌來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