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14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3月08日
【香港商報訊】記者馨瑤、李麗芳報道:「對外開放是北海的城市基因。」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西北海市市長李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北海在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和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將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拓展合作空間,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
近年來,北海全面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李莉介紹,去年已開工建設合浦至湛江高鐵,建成後北海到廣州、深圳僅需2小時左右,北部灣經濟區與粵港澳大灣區「兩灣聯動」更為便捷。
向海方可圖強,開放才有發展。北海發揮沿海優勢,大力發展向海經濟、臨港產業,初步形成「6+2」向海工業集群。同時,立足獨特優勢和產業基礎,持續深化與大灣區產業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玖龍紙業和香港建滔項目落戶北海,成為跨區域產業協同發展的亮點。玖龍紙業(北海)項目是香港玖龍集團在內地的第10個生產基地,目前已有3條造紙生產線和5條製漿生產線投產。李莉稱,全球最大覆銅面板生產企業香港建滔去年落戶北海並實現項目快速開工,填補了廣西在電子信息產業鏈覆銅板領域的空白,推動北海市綠色化工與高端紙業、鋁基材料、電子信息等產業深度耦合發展,加快形成帶動性和競爭力強勁的臨港產業集群。
李莉介紹,北海正發揮沿邊臨港產業園、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北海片區)、廣西自貿試驗區北海協同發展區等開放平台作用,着力打造「海外資源+廣西(北海)製造+國內國際市場」的跨境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制定實施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北海片區)場景招商行動方案,為海工裝備製造、深遠海風電、低空經濟等領域提供豐富的場景機會和發展機遇。今年,北海還將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歷史性機遇,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交流合作,探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助力廣西打造面向東盟的人工智能技術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