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科研應用轉化 陝西成功破題

版次:A15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3月08日

陝西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會議。

【香港商報訊】記者傅博報道:3月6日,在陝西省代表團開放團組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委書記趙一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陝西以打好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改革攻堅戰為動力,扎實推進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建設,因地制宜的發展新質生產力。

據統計,陝西全省科技活動產出水平指數、萬人科技論文數、輸出技術成交額這三項都居全國第四位。進入全球學科排名前萬分之一的學科有三個,居全國第三位。去年國家科學技術獎陝西的獲獎數在全國排第二位。

趙一德稱,着眼提升科技創新整體效果,陝西在促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和科技、產業、金融融合發展方面持續發力,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階段性成果。

他總結取得階段性成果得益於「四個注重」:一是注重發揮西安區域性科技創新的策源地作用,持續增加高質量的科技供給;二是注重發揮「三項改革」的撬動功能,持續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鏈路;三是注重發揮企業創新主體的鏈接功能,持續完善市場需求導向的集成創新體系;四是注重發揮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的聚合度,持續營造系列融合創新生態。

「三項改革」破解成果轉化難題

趙一德介紹,針對陝西科技成果轉化難題,推出並且實施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制度、橫向科研項目結餘經費出資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努力從根本上破解成果轉化「不敢轉」「不想轉」「缺錢轉」的難題。

目前,「三項改革」的試點單位已經從5家增加到了200家,有10.6萬項職務科技成果實現單一化,3.6萬項科技成果實現轉移轉化,新成立的科技成果轉化企業超過2000家,630多名科研人員憑藉科技成果轉化貢獻實現職稱晉升,帶動去年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483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

近三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年均分別增長30%和25%。科創板上市企業增至16家,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31家,西部第一位。

「陝西建設秦創原的初衷,就是要以政府的更加有為,來彌補市場內生創新的不足」,趙一德解釋,同時,推行企業出題,產學研協同解題和科技產業對接機制,讓企業在科技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中成為主體。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