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內瓦會談結果「符基本預期」

版次:A01来源:香港商报    2025年05月13日

中美日內瓦會談結果出爐,市場上不少人認為是「超預期」,但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白明看來,這一結果基本符合預期;同時,面對美國關稅施壓,中國堅定的態度給世界其他國家提供了示範作用。

90天後「仍存在不確定性」

白明向本報記者分析指,此次會談前提是中國態度十分堅定,面對美國所謂「對等關稅」輪番升級,中國都進行了堅決正當反制。同時,美國內部壓力越來越大,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惡化,對特朗普來說並不是好消息。所以,美國要趕快將關稅造成的混亂局面控制住,其咄咄逼人的態勢應該會有所收斂,「基於此,我認為取得這樣的結果是有可能的,符合基本預期!」

對於中美雙方取消91%的關稅,白明認為,這種取消更多是一種形式上的意義,這一部分關稅本身就是特朗普毫無理性的施壓。現在即使撤銷了,中美企業依然沒法做生意。他分析,目前美國對中國今年新加的關稅還剩下20%的「芬太尼關稅」,和34%的「對等關稅」中保留剩餘10%的關稅,以及此前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任期徵收的20%各類關稅,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依然不容易,「差不多要付約50%的關稅」。

白明表示,針對34%關稅暫停其中24%的關稅90天,90天之後怎麼處理?還存在不確定性。20%的芬太尼關稅是美對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未來也要通過談判取消。另外,對於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政府期間加徵的關稅也需要統一梳理和處理。這些,都需要下一步繼續慢慢談判解決。此次雙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為未來開展進一步磋商創造了條件。

中國為其他經濟體提供示範

除了反制關稅的取消,中方亦相應暫停或取消了對美國的非關稅反制措施。「這是中方在此次談判中表現出的善意。」白明指出,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大國,率先與美國談成結果,至少在對等關稅上美方沒佔到便宜。同時,中國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示範作用。

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法學院教授紀文華亦認為,中方的堅定態度為其他與美接觸的經濟體樹立了榜樣。美國挑起關稅戰的目的並非單純追求貿易平衡,而在於重塑有利於自身的排他性格局,迫使他國產業向美轉移。面對這種帶有脅迫性質的談判策略,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理應攜手抵制,不應因一時壓力而放棄應有立場。各國唯有共同反對施壓式談判,國際經貿秩序才能朝着更加公正穩定的方向發展。

「中美經貿關係不僅事關兩國經濟利益,也對全球經濟穩定具有關鍵影響。此次高層會談為雙方溝通彼此關切、管控矛盾升級提供了寶貴機會,有助於為下一步解決具體問題鋪路。」紀文華說,中美經貿紛爭由來已久、癥結複雜,不可能靠一次會談就徹底化解。目前各方更現實的期望是雙方能藉此機會表達各自立場和關切,探索彼此利益交匯點,為今後談判創造更好氛圍。香港商報記者 張麗娟

作者: